
五月的夜晚 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五月的夜晚》; 2、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 3、用平板电脑为歌曲伴奏。 2、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用饱满优美的声音演唱《五月的夜晚》,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启发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创造性地参与体验音乐,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保持音及跳音的含义以及音乐表现。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保持音的唱法,前半段用轻巧的声音演唱,后面用饱满优美的声音演唱。 2、教学难点:用轮唱的方式演唱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歌曲音频、视频、平板电脑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前几天也去感受春天的美丽了是吗?你们去干什么了? 生:春游 师:对,你们去春游了,看到那些美丽的景色,你们开心吗? 生:开心 师:恩,那今天呢,老师也带大家去感受另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国家的春天,它是哪个国家呢? 这个国家叫做匈牙利。它位于欧洲的中部,是一个小国家。 (我们看一段视频来简单了解一下匈牙利) 2、引出课题: 匈牙利这个国家呢,春天来的比较迟,每年的五月才悄然而至。但是它的春天景色依旧非常美丽。尤其是在五月的夜晚,晚风吹来,伴随着浓浓的春意,花儿绽放,宁静舒适。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匈牙利五月的夜晚美景。(播放图片) 师:匈牙利夜晚的建筑,水景,傍晚的美景,是不是非常美丽? (二)、新授歌曲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和感受。 那今天呢,我们来学习一首匈牙利的民歌《五月的夜晚》,请大家听歌曲的时候注意体会歌词,思考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觉呢?(安静、优美、朦胧) 2、复听歌曲,思考歌曲旋律有什么特点呢? 师:请大家跟钢琴用“ ”来哼唱一下歌曲的旋律,跟老师轻轻演唱。再来一次,从头到尾演唱一次。那旋律唱完后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旋律的特点呢? 生: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相同,第三乐句与第四乐句相同。 师:“哦,有同学说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相同,第三乐句与第四乐句相同。你们说对不对啊?” 我们可以用一种画旋律线的方式来验证一下。 同学们可以用手指画出歌曲的旋律走向,随着旋律的变高与变低,我们的手指也变高或变低(请同学们伸出手指,边唱“ ”边画旋律线,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旋律线)。 先唱一遍第一句,教师与学生一起在空中画旋律线,然后再画到黑板上。那第一句的旋律线画出来了,第二句是不是跟他相同呢?来唱一下试试。 同理,再学习第三句、第四句的旋律。 得出结论:那我们已经验证了旋律的特点,这种手法就叫做旋律的重复。 3、学唱歌谱: 现在已经找到了相同的乐句,我们现在试一下能不能把歌曲的歌谱唱出来呢?老师唱一句,请同学们跟随唱一句。 4、学生完整演唱歌谱。 5、教师示范,为歌曲加入歌词: 下面听老师边弹边演唱一遍歌曲,再请同学们为歌曲来加入歌词。 6、学生加入歌词完整演唱歌曲。 同学们演唱歌曲之后,你们觉得自己演唱的怎么样? (如果学生回答满意,教师说:同学们演唱的还是不错的,那么我们怎么把歌曲演唱的更加动听更加优美呢? 如果学生回答不满意,教师说:同学们已经演唱的很不错了,但是如果再稍微注意一些小小的问题,那就更完美了。) (三)、歌曲处理 1、学习保持音记号与跳音记号: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找一找歌曲中有哪些特殊的记号? 请问同学们从第几小节的音符上方出现了特殊的符号? 生:从第二行的第二小节音符上方就出现了横线。 师:那这个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看到课本中的介绍:这个音符上方小小的横线就叫做保持音记号,大家一起读一读保持音记号的含义。音符上方出现保持音记号,也就是说需要将这个音符的时值唱足,音色饱满,气息连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