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之乐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古代“八音”乐器分类法为主线,营造主题鲜明的古代音乐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掌握古代乐器分类法,聆听埙、编钟、古琴、箫等中国古代乐器演奏的经典代表作品,感受古风情韵,使之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辉煌和成就,启迪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拓宽音乐视野,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理论依据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能够有意识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并能运用音乐术语进行描述,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因此,本课设计首先辨听古代“八音”的音色,随后聆听埙、编钟、古琴、箫等中国古代乐器演奏的经典代表作品,进一步巩固古代八音中主要乐器的音色,并且感受和体验古代音乐的风格特点,在分析作品时通过视唱主题,介绍民谣、诗歌等手段,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中国古代,根据乐器制造材料的不同,将乐器分成金(钟、镈、铙)、石(磬)、土(埙、缶)、革(鼗、雷鼓)、丝(琴、瑟)、木(柷、敔)、匏(笙、芋)、竹(箫、篪)八类,即为“八音”,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乐器分类法。“八音之乐”就源于此。 埙,我国古代吹奏乐器,最早的埙在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发现,距今已有七千年,被称为“人类乐器的始祖”。最早的埙只有一个音孔,后来逐渐发展为多孔,演奏时双手捧埙,手指按音孔,以奏出不同音高的音。埙的主要发展阶段在商周,故其音色明显带有商周时代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古朴、神秘、沧桑、哀婉,所以埙特别擅长抒发哀怨之情。 《哀郢》,是战国时期著名的诗人屈原的代表作《九章》中的第三章,所谓“哀郢”,即哀悼楚国郢都被秦国攻陷,楚怀王受辱于秦,百姓流离失所之事。赵良山在读《哀郢》时,感觉埙十分适合表现屈原痛心疾首的心情,于是创作了埙曲《哀郢》。 编钟,中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它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槌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高不同,按照曲谱敲打,可以奏出美妙的乐曲。 《竹枝词》,原是四川东部一种与音乐、舞蹈结合的民歌。唐代诗人刘禹锡被贬夔州时,在那里学习《竹枝词》,并依照这种歌谣的曲调写了十余首歌词,多写当地风土人情和男女恋情,其中以这四句最为著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琴,古代弦乐器,最初是五根弦,后加至七根弦,是一种七弦无品的古老拨弦乐器。在古代,人的文化修养是用琴、棋、书、画四方面的才能表现的,弹琴为四大才能之首。 箫,单管竖吹,一般由竹子制成,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吹奏乐器。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 《梅花三弄》,中国古曲中表现梅花的佳作,早在唐代就在民间广为流传,是一首充满了中国古代士大夫情趣的琴曲。全曲共10段,每段都有小标题,不同的琴谱名称有出入。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故称“三弄”。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学生知道少量古代乐器和音乐作品,不知道乐器分类的方法,较少运用音乐鉴赏能力对乐器音色、音乐进行独立表述、分析与判断,也较少通过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联系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听辨法:教师播放音乐片段,学生听辨《梅花三弄》主题旋律 讲授法:教师介绍乐器及作品内容。 启发法: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作品。 (四)技术准备 演示文稿(包含12个音频片段、6个视频片段、10个图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