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简谐运动及其图像(第二课时) 记录振动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地震仪 问题:通常用什么来描述地震? 1 描述简谐运动物理量 振幅 周期和频率 相位(三角函数) 简谐运动及其描述 2 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问题 1:两次振动有什么差别? 问题 2:用什么物理量来描述这种差别? 探究任务一: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振幅 1. 定义: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1)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振幅的单位是米(m)。 (2)物理意义:表示振动物体振动强弱的物理量。 一、振幅(amp1itude) 2. 振幅和位移的区别: (2)对于一个给定的振动,振子的位移是时刻变化的,但振幅是不变的。 (1)位移是矢量,振幅是标量。 探究任务一: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振幅 探究任务二: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周期和频率 二、周期(period) 全振动:振动物体从某一初始状态开始,再次回到初始状态(即位移、速度均与初态完全相同)所经历的过程。 1.定义:简谐运动的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 2.单位:国际制单位秒(s) 问题 1:O—B—O—B —O是一个周期吗? 问题 2 :若从振子经过B向上起,经过怎样的运动才叫完成一次全振动? B B’ O 三、频率(frequency) 1.定义:做简谐运动的物体1s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 2.单位:赫兹(Hz) 3.周期与频率的关系 : 探究任务二: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周期和频率 做一做 实验:如何测量小球振动的周期 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挂钢球。把钢球从平衡位置向下拉一段距离 A,放手让其运动,A 就是振动的振幅。给你一个停表,怎样测出振子的振动周期T? 问题:再把振幅减小为原来的一半,用同样的方法测量振动的周期,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T=t/n 做一做 探究任务三: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相位 四、相位(phase) 1.定义:“ t+ ” 叫简谐运动的相位。 2.单位:弧度 探究任务四: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π/2 π 3π/2 2π 0 A A x=Asin(ωt+φ) 振幅 角速度 相位 初相位 探究任务四: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x=Asin(ωt+φ) 探究任务四: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平衡位置处开始计时) (最大位移处开始计时) x=Asin(ωt) x=Acos(ωt) 问题1:将两个相同的弹簧振子沿弹簧轴线向同一方向拉开相同的距离同时释放振子。它们的步调和状态有何不同? 课堂练习:观察实验思考问题 问题2:将两个相同的弹簧振子沿弹簧轴线向同一方向拉开相同的距离,先释放其中一个弹簧振子,当它到达平衡位置时,再释放另一个。它们的步调和状态有何不同? 课堂练习:观察实验思考问题 问题3:将两个相同的弹簧振子沿弹簧轴线向相反方向拉开相同的距离,然后同时释放。它们的步调和状态有何不同? 课堂练习:观察实验思考问题 弹簧振子在AB间做简谐运动,O为平衡位置,AB间距离是 20 cm,A到B运动时间是2 s,如图所示,则( ) A.从O→B→O振子做了一次全振动 B.振动周期为2 s C.振幅是10 cm D.从O开始经过3 s,振子回到平衡位置 C 课堂练习:观察实验思考问题 走向社会 心电图仪 地震监测仪 课堂小结 简 谐 运 动 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 周期T 振幅A 简谐运动的表达式x=Asin(ωt+φ) 频率f 相位φ 课后作业:完成简谐运动第二课时作业练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