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62482

4.2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表格式)人教版(2024)数学一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9次 大小:207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格式,一年级,数学,2024,人教,教案
  • cover
教学设计 主题名称 11~20各数的认识(1) 年级学科 一年级 数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教学内容分析 教师应注重动手操作和直观经验的积累。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小棒、计数器等直观素材,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数的组成、数序,感受数的大小关系。数数活动除了例题中数小棒是“1个1个地数”,练习中还出现了“2个2个地数”以及“5个5个地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活动丰富学生数数的经验,逐步建立起数感。 教学目标 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借助实物、小棒、直尺等直观素材,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数的组成、数序。 3.经历数数和用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的过程,感受11~20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11~20各数,能准确数数、读数。 难点:写数,体验计数单位“十”。 教学过程 【借助生活,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是几月几日?(11月×日)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其他的十几的数吗? 生1:我放学回家时坐19路公交车。 生2:我是9月13日出生的,我的生日中有13。 生3:我们组的作业本收齐了,正好是14本。 生4:我看书时,书上的页码有17和18。 …… 师: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十几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们。 [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1)] 【经历过程,探究新知】 1.认识计数单位“十”。 课件出示杂乱摆放的10根小棒。 师:你知道这里有多少根小棒吗?如果抓一把,数数有多少根呢?(学生齐数,课件配合闪烁,数出有10根小棒,也就是10个一)这10根小棒都是同学们一根一根数出来的,如果不数,你能想办法让我们一眼就看出是10根小棒吗?请你拿出小棒,用自己想到的办法表示出来。 生1:可以2根2根地摆。 生2:还可以5根5根地摆。 生3:可以10根捆成1捆。 通过动手操作、比较方法,学生会发现“10根捆成1捆”的方法最容易一眼看出是10根小棒。 师:10根小棒表示10个一,把它们捆成1捆,就是1个十。(教师边说边板书:10个一是1个十)你能像老师这样把10根小棒捆成1捆表示1个十吗?(课件演示10个一捆成1捆是1个十) 学生自己操作后,指名到前面示范。 2.认识11~20各数。 (1)认识11。 师:请同学们先数出10根小棒,把10根小棒捆成1捆,10个“一”就变成了1个“十”,接下来该怎么数呢? 教师指导学生在1捆小棒的基础上再添加1根。 引导学生说出1捆就是1个十,再添1根就是11。 师:10根小棒捆成1捆,就是1个“十”,读作“十”;1根小棒是1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读作“十一”。 教师在黑板上贴卡片“11”,板书“十一”。 (2)认识12~19。 师:刚才我们已经数出了11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小棒?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数出11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12根小棒。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就是12,读作“十二”。 教师在黑板上贴卡片“12”,板书“十二”。 师:如果我们继续添加小棒呢? 教师指导学生在12的基础上1根1根地继续添加小棒,学生边数边说:1个“十”和3个“一”,是13,读作“十三”;1个“十”和4个“一”,是14,读作“十四”;1个“十”和5个“一”,是15,读作“十五”……1个“十”和9个“一”,是19,读作“十九”。 教师依次在黑板上贴卡片“13~19”,并板书各数的读法。 师: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10根小棒捆成1捆,就是1个十,再添加几根小棒,合起来就是十几。 (3)认识20。 师:19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怎样能更清楚地看出是20根? 生:19根小棒再添上1根,散着的小棒又够10根,把这10根再捆成1捆,就有2捆小棒,也就是2个十,即20,读作“二十”。 师:够10根就捆成1捆,这样表示数更清楚。 【巩固练习、拓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