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162646

统编版小学语文 二年级上册 柳宗元诗《江雪》——课堂实录

日期:2024-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70次 大小:128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统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柳宗元
  • cover
柳宗元诗《江雪》———课堂实录 师:方才啊,小学的儿童朋友,初中的少年朋友都学习了柳宗元的《江雪》,现在我们高中二年级的青年朋友也来学习《江雪》。有的同学会问,我在幼儿园的时候就会背《江雪》了,现在为什么还要学?我告诉大家,因为《江雪》是经典,《江雪》一千多年传诵不衰,而且对后世影响很大。大家看,这是宋代词人秦观的词:(大屏幕显示) 念奴娇 赤壁舟中咏雪 ……寒峭千峰,光摇万象,四野人踪灭。孤舟垂钓,渔蓑真个清绝。 化用了柳宗元的诗句。再看元代的散曲家乔吉写的,也受到《江雪》的影响:(大屏幕显示)双调 沉醉东风 万树枯林冻折,千山高鸟飞绝。兔径迷,人踪灭,载梨云舟一叶,蓑笠渔翁耐冷的别,独钓寒江暮雪。 受柳宗元《江雪》影响的诗词,至少有几百首,而且有无数的画家都画过这首诗的意境,所以它是经典。而经典是需要重读的,像牛吃草一样吃下去后不断地反刍才行。 师:这堂课主要讨论一个问题:这短短二十个字的古体绝句,至今传诵不衰,它的魅力在哪里呢?换句话说,它到底好在哪里呢?作者柳宗元是山西人,下面让我们语文组的老师山西人张林建用山西话给我们读一下。(教师山西话示范朗诵,生笑)有意思吧?下面就让我们从这一望而知的二十个字中,试图读出一些一望无知的奥秘。现在就请大家思考:你认为这首诗的魅力在哪里?思考之后小组可以讨论。(学生思考,讨论,约5分钟) 今天是一个大胆说出来的时代,把你的意见包括你同组的同学的意见都可以拿出来谈一谈。 生: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是,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个非常宏大而又苍远的意境,给人一种苍茫之感,但是第三句笔锋一转,讲到了孤舟和蓑笠翁,就是在苍茫的意境中只有一点儿是人,我觉得这和之前我们学过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有异曲同工之处,这种由大到小的构图设计,给人带来一种强烈的对比反差感。 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是何等的辽阔空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孤舟,还有一个小小的渔翁,这位同学注意到这种由大到小的境界的变化。谁还有新的想法?如果同学说的跟你的想法一样,你就不必不重复了,谈谈你自己的想法。 (千人与会,盛况空前) 生:首先,我们组认为这首诗的主人公是一个渔翁,他选择垂钓的季节是冬季,而且还是个下着茫茫大雪的冬季,从整个环境氛围来看是非常凄凉的,不光是空旷之感,还有天气的严寒,使得整首诗的基调都显得很凄凉。其次我想说,这首诗把孤独写到了极致,由上两句的“千”和“万”来衬托下两句的“孤”和“独”。 师:你注意到每句的开头———千、万、孤、独。 生:对,如果我们在诗中写孤和独,放在一个小花园里,可能不会那么有特点,而作者柳宗元把这样微小的事物放在千和万的大境界里,就像刚才那位同学说的一样,更显出一种由大到小的孤寂之感,这也让我想到了我们初中学的《湖心亭看雪》里的话:“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你是补充前一位同学所说的,还是说境界的大与小,他不是像李清照那样写自己“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的小孤独,他是把自己的孤独放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里写。还有没有别的看法?只言片语也可以。 生:我想接着刚才的“千万孤独”说,其实他是孤独的,他的孤独总结为一句话,就是:孤单是我一个人的狂欢,就是我一个人玩,你们不跟我玩了,我也不跟你们玩了,他表达的孤独也是他一个人精神上的狂欢。 师:你认为这首诗写出了一种巨大的孤独,但是在你看来他的孤独又是一种精神的狂欢,你们不带着我玩就算了,我自己玩。好,这个看法很前卫。 生:我有一个别的想法,昨天我上网百度,发现柳宗元的思想是集儒和佛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