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诫子有方 纸短情长 ———《诫子书》集体备课展示 人文主题:诠释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关于修身养德的谆谆教诲 语文要素:理清作者思路 一、教材分析 《诫子书》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是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 学习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把握主旨,体会情感,从中获得精神的力量,并由此积累背诵相关警言以自励。引导学生学习诸葛亮的这篇家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积累,在提高学生文言水平的同时,还可以结合《诫子书》的深刻内容,对学生进行治学、做人和修养方面的教育,升华他们的灵魂和良知,启迪他们的思维。 二、学情分析 阅读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都要求,在学习古今优秀文学作品时,应关注行文思路和思想内涵两个方面的内容。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对生活缺少体验,而且由于受社会上许多不良因素影响和误导,许多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思想观与价值观。 因此,通过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学习,通过朗读、圈画、质疑、小组讨论与拓展强化,从中对《诫子书》有逐步的了解和鉴赏,从中汲取精神养料和人生智慧,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豪感。 课标要求 已知点 困难点 提升点 反思·迁移:梳理文言文的教学重点 第四单元《诫子书》 第二单元 《世说新语》二则 第三单元 《论语》十二章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落实字词”的预习能力较差。 2.部分同学过分依赖课外资料进行翻译与理解,对于文言文内容把握缺少独立思考。 3.对于文言文学习有畏难心理,不愿学,不想学,逐渐丧失兴趣。 1.制作预习任务单,帮助其理解内容。 2.激趣,任务驱动,教学要做到深入浅出。 3.运用诵读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深入思考。 1.借助注释、工具书与预习单,能准确并且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了解文章内容,读出信中深情。 2.品析语句,把握论证思路,品读诸葛亮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和修身智慧。 3.读写结合,理解诸葛亮的为人和家风对后辈成才的重要性,启示励志修身。 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析虚词、对偶句等,深入体会诸葛亮的诫子深意和修身智慧。 难点: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理解关键语句,积累警句,励志修身。 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 结合注释和工具书,预习课文。 课前预习单 1.读准字音 夫(fú) 淡泊(dàn bó) 淫(yín)慢 险躁(zào) 遂(suì) 庐(lú) 2.读对节奏 ①为分句之间标上标点符号,用“/”划分句内停顿,并分享断句的方法。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断句方法:找句首发语词“夫”,找语气词“也”;找四字句;找相同的句式,如对偶句,排比句,对仗工整的句子。 ②朗读,说说这封家书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预设:这封家书的句式整齐,多为对偶,读来朗朗上口,极富音律之美。 3.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解决以下重点字词。 夫君子之行: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关联:逝者如斯夫) 静以修身: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非淡泊无以明志: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明确、坚定 非宁静无以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非学无以广才: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