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166442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作业设计(无答案)

日期:2024-09-1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254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4-2025,设计,作业,中国,统一,秦统一
  • cover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 秦9秦统一中国 课程标准 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 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 阅读课本44页,说出秦灭六国的顺序,总结归纳秦灭六国的原因并结合历史地图分析归纳秦统一的历史意义。认识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人民愿望,是历史的进步。 通过分析史料了解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 阅读46至48页,列表归纳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对巩固国家统一的作用 观察秦朝疆域图,说出疆域四至,通过评价秦始皇,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基础巩固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 1. 陕西咸阳某遗址出土了一个秤砣,上嵌诏版文字 ,文中所指的“皇帝”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2. 秦时,南郡郡守向所属各县重申朝廷律令,规定:各县长官若不能及时发现民间的违法行为,就是“不胜任”,发现了不敢管就是“不廉”,都要受到严惩。这表明当时 ( ) A.地方治理强化 B.南方土地开发 C.社会矛盾缓和 D.中央机构完善 3.“臣(李斯)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材料所述事件的主观目的是( ) A.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B.统一思想,巩固统治C.钳制思想,摧残文化 D.整顿吏治,以德化民 4.《史记·李斯列传》载:“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这评价的是 ( ) A.禅让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奴隶制 5.《史记》和《资治通鉴》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下列史实,有可能同时被这两部著作记录的是 ( ) A.牧野大战 B.商鞅变法 C.秦灭六国 D.平定三藩 6.著名史学家吕思勉认为:“六国新灭,遗民未曾心服,自然有在各地方设立据点的必要。所以秦灭六国,多以其地设郡,至六国尽灭之后,则更合全国的情形,加以调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郡”的设立( ) A.是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一大革新 B.符合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C.对后世的行政体制演变影响深远 D.为秦实现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7.明朝思想家李贽在评价秦始皇时认为:秦始皇的伟大之处在于,打破了以往以血缘维系的贵族集团的统治,开始了一种崭新的统治模式,使国家对地方的控制力大大加强了。这种“崭新的统治模式”是指 ( ) A.分封制 B.郡国并行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 8.有学者认为:文字的统一是避免秦朝政令混乱的前提,而政令的统一又是保证国家统一的必要措施。由此可见,秦始皇统一文字的最大意义在于( ) A.巩固国家统一 C.便利文化沟通 B.避免政令混乱 D.维系民族感情 9.秦朝建立后,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道路交通网,有咸阳至九原的直道,有向东北直达燕齐、向南直达吴楚地区的驰道。这些道路的修建( ) A.促进了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B.标志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C.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D.消除了分裂所造成的地区差异 10.秦朝的地租原定为十税一,另有口赋。可是后来秦的赋税征收量却增加到占农民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农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这反映出秦朝( ) A.赋税沉重 B.刑罚严苛 C.徭役繁重 D.战争频繁 11.易中天说:“秦,虽死犹存,他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的是( ) A.统一度量衡和文字 B.统一六国,建立秦朝 C.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D.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能力拓展作业 二.材料解析 1.国家发展,需要人民的支持,统治者的励精图治。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统治者则是国家的领航人,不失民意方能长治久安。 材料一“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 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非郡邑之制失也。………秦之失,失之在政,不在于制,…… --摘自柳宗元《封建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