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7225

地理选修鲁教版第三单元 保护海洋环境学案

日期:2025-10-2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6次 大小:13754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地理,选修,教版,第三,单元,保护
    3.1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学习目标】 1.说出海洋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2.分析风暴潮、海啸、巨浪等海洋自然灾害的原因,说出其危害及相对措施。 3.通过了解防灾减灾的措施,树立防灾减灾意识。 〖导 学 过 程〗 一、自主学习 1.了解海洋灾害的不同类型。 2.分析风暴潮、海啸的成因 (1)风暴潮 是指由 引起的 和 骤变所导致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 危害: 。 类型:风暴潮可分为台风风暴潮和温带风暴潮两大类。 分布: (2)海啸 是指由 、火山爆发、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引起的涌向海湾或海港的破坏性 。 形成过程: 3.巨浪:强劲而稳定的 造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风浪。 4、海洋自然灾害防治 (1).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预报与监测。 (2).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 (3).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 二、合作探究 探究1、以孟加拉湾为例,说明为什么在这里风暴潮在这里比较严重。 ①地理位置: ②海岸形状: ③地形地势: ④河流: ⑤社会经济: 。 探究2、日本为什么是世界上发生地震海啸最频繁的国家而我国则很少有海啸发生。 三、质疑点拨: 风暴潮:是由强风引起的剧烈增水现象,致使海面异常升高 海啸:是指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引起的涌向海湾或海港的破坏性大浪。 风暴潮属于海水扰动引起的灾害,海啸是海底岩石圈引起的灾害。 分析2004年印度洋海啸危害巨大的原因: ①地震震级大,引发的海啸能量巨大,破坏力很强; ②东南亚和南亚国家沿海地区城市较多,人口密集;旅游资源丰富,游客多; ③没有建立海啸的预警预报系统。 四、课堂练习. 1、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太平洋海 出卷网域发生里氏9.0级的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据观测,本次海啸引起甲、乙两地海岸的浪高分别达0.3米、2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明本次海啸引起甲、乙两地海岸浪高不同的原因。 (2)简述应对海啸灾害的主要措施。 2.下图为北印度洋及附近海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季节为_____季,判断理由是____ _____。 (2)图中乙海底地形为_____,其成因为_____ _。 (3)甲海区盐度高的原因有哪些。 (4)试从气象、地形、水文、海湾形态等角度,简析丙海域沿海地区风暴潮危害严重的自然原因。 3.结合有关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出图中海峡东、西海岸主要的海岸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2)说明海峡西岸的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及有利条件。 4.图A为“上海以东海底地形图”,图B为“我国钓鱼岛位置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钓鱼岛位于冲绳海槽以_____(东,西),属于_____的自然延伸部分。 (2)海底大陆架的矿产资源除了滨海砂矿外,主要是_____资源。 (3)琉球群岛是东亚岛弧(包括我国台湾岛以及千岛群岛等)的一部分,它是_____板块向_____板块俯冲、挤压造成的。 (4)东亚岛弧的东侧有_____(洋流),该洋流_____季流速最快。 (5)南太平洋东部热带海区 出卷网沿岸海水温度上升引起的气候异常现象称为“_____”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_____ _____,这种现象对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产生什么影响? 5.画出海底地形图:标出大陆架、大陆坡、岛屿、海沟、大样盆地、大洋中脊 五、布置作业: 《学习与评价》学案 孟加拉湾多热带风暴潮的原因分析: 地形:沿岸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集, 出卷网降水较多,排水不畅。 海岸形状:孟加拉湾海岸呈喇叭形,风暴潮来袭时由于洋面变窄易导致潮水叠加,对恒河起到顶托作用,加剧灾害。 社会经济:孟加拉湾一带人口众多,城市密集,一旦遭遇风暴海啸(风暴潮)袭击,损失巨大。孟加拉等国经济实力较弱,无力营建高强度的海防工程。孟加拉湾沿岸植被破坏较为严重,森林蓄水,防洪的能力减弱。 出卷网 答案:参考答案:(1)西岸:基岩海岸 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