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戏曲(一)———观赏京剧,学习念白(报灯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听、看、读、演的活动中了解京剧念白的特点。 2.了解京剧丑行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京剧的兴趣。 3. 能用一定韵味的节奏、腔调及一定的身段对《报灯名》念白进行表演。 二、教学分析 1.念白是我国戏曲中一种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法。是一种介于读与唱之间的音调,将语言戏剧化、音乐化,形成最能表现人物内心独白,体现人物思想的一种手法。 2.《报灯名》是选自京剧《打龙袍》中的灯官念白选段,剧中包拯为了给皇上的亲生母亲伸冤,特在元宵节之际,皇上赏灯时,命灯官报灯名的一段“数板”念白,通过灯名中的种种典故,来暗示皇上不孝。灯官由京剧行当中的丑角(小花脸)扮演。 3.念白中节奏存在一些相似容易混淆的节奏,且念白中一定的腔调及身段的学习,学生需重点区分把握。 教学重点:丑角表演的念白的状态以及念白中的节奏与腔调(声音位置高、上扬音与弱音)的掌握。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学生能用一定的身段来表现念白内容。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故事视频、双响筒、响板、灯官帽(6顶)、编创学习卡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戴面具并进行京剧律动进入课堂。 2.调动气氛,烘托京剧学习气氛,全班进行京剧律动。 3.教师简单讲述《打龙袍》故事,观看报灯名视频,引出课题《观赏京剧,学习念白———报灯名”》。 【设计意图:烘托京剧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京剧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聆听故事及观看视频,让学生了解课题背景,引出《观赏京剧,学习念白—报灯名》课题。】 (二)闯关学习 第一关:了解京剧行当之了解丑角 1.观看视频任务,提问:图片分别属于哪个行当。 皇上:生,男性角色的统称。 妃子:旦,女性角色的统称。 包大人:净,大花脸。 灯官:丑,小花脸、鼻梁或延伸至眼睛处涂白 【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入巩固了解并区分京剧行当。】 了解丑角 (1)展示文丑武丑图片,引导学生区分 讲解: 文丑 武丑 鼻梁涂白 鼻梁至眼睛涂白 袖口收紧 大袖口 丑角在京剧中常见的表演形式是念白与做工,通过夸张搞笑的表情获得观众的喜爱。 (2)展示丑角一段夸张表演视频,请同学模仿,并做出自己觉得搞笑的表情。 【设计意图:学生更清楚了解丑角行当,激发学生表演兴趣,解放学生天性,渲染愉悦课堂气氛,为学习念白做铺垫。】 第二关:学习念白,报灯名 1.认念白 出示念白含义,并说明在京剧里大多数区分为京白和韵白,讲解两者的特点。 2.看腔调 (1)师小结:念白是通过其独特的声调节奏变化,组成独特的韵味。教师示范第一段,学生找出段落重音并熟读第一段念白。 (2)教师完整表演,提出问题:①报灯名是京白还是韵白?②请找出念白里所有的重音和轻音。 (3)教师标出重音轻音部分,学生找出节奏不同之处,自由探究大胆进行念白,教师与同学间互相纠错,完成念白。 (4)教师示范,学生找出拖腔并感受拖腔念法。 (5)学生完整表演念白。 【设计意图:便于学生区分,让学生能更加容易掌握念白中的重轻音和混淆的节奏,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念白的效率。】 3.看身段 (1)提问学生印象最深刻的动作什么?解决矮子走,并请学生模仿矮子走。 (2)学生跟教师学习身段表演,学生完整表演,选出小灯官。 (3)灯官表演,伴奏的同学进行伴奏,其他同学进行帮念。 【设计意图:给学生大胆表演的舞台,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 (四)拓展:编创学习———古诗词 学生分组进行编创,教师巡视指导,完成编创学习,编创最有特色的组别进行表演。 三、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都做了一回小灯官,并感受到了我们传统文化,我们国家的国粹,京剧的魅力,希望同学们能更加热爱京剧,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