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178025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学案(含解析)

日期:2024-09-1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8次 大小:2838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6课,中国,赋税,制度,演变,学案
  • cover
第16讲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了解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在中国的产生和实行 知识点一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1.秦汉时期 (1)田赋 ①秦朝田赋税率极高,史称“收泰半之赋”。 ②汉初,田赋税率大大降低。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的税率,到汉景帝的时候改为三十税一。 (2)人头税 ①秦朝向人民征收极重的口赋。 ②汉朝时,分口赋、算赋,不分男女,7-14岁每人每年缴口赋20钱,汉武帝以后加征3钱,15-56岁每人每年出算赋120钱,商人和奴婢的算赋钱还要加倍。 ③汉朝还征收财产税,甚至农民饲养六畜都要缴税。 (3)徭役 ①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种。 ②更卒徭役的法定服务期限是一个月,承担修筑城垣、道路、河渠等繁重劳动。正卒役期一般是两年。戍卒役期一般是一年。 2.隋唐时期 (1)隋朝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 (2)唐朝实行租庸调制,租、调之外的役,用“庸”代替。 (3)建中元年(780年),唐朝政府改行两税法,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 3.宋朝 (1)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 (2)宋朝除了征收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 (3)王安石推行募役法。 4.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方和南方。元朝在税粮外又有“科差”。 5.明清 (1)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 (2)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①内容: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 ②意义:一条鞭法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 (3)清朝 ①内容:康熙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 ②意义: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知识点二 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1.关税制度 时期 内容 古代 ①中国的关税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 ②存在国内关税和与国境关税并立的现象 近代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海关大权也长期把持在列强手中 ②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宣告关税自主,并公布国定《进口税暂行条例》 ③1928年起,国民政府通过“改订新约”的措施,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 现代 ①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才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 ②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政务院就颁布了第一部独立的专门的海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其实施条例,统一了全国关税制度 ③1985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强化了关税制度的法制化建设 ④1987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重新修订发布关税条例,进一步完善了关税的基本制度 2.个人所得税制度 (1)起步: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起步于民国时期。 (2)演变 ①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所得税条例,其中包括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内容,但并没有实施。 ②1936年,国民政府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 ③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新中国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 ④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 ⑤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经数次修订完善,愈加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对调节个人收入和实现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考点01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1.唐朝规定受田的农民要向国家缴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调”;为国家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徭役,每天输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称“庸”。这一规定 A.极大地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B.客观上有利于手工业的发展 C.说明国家的赋役极其沉重 D.表明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驰 【答案】B 【解析】唐代的调和庸都是手工业产品,这在客观上有利于手工业的发展,B正确;调和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