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79455

1.3 数据采集与编码 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019)必修1

日期:2025-04-12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170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数据采集,编码,教案,高中,信息技术,教版
  • cover
“数据采集与编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数据采集与编码是浙教版《数据与计算》第一章“数据与信息”中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包含1.3.1数据采集、1.3.2数字化、1.3.3数制、1.3.4编码四个小节,在教学建议中包含2个课时的内容,第1课时主要介绍数据采集的三种方式与数字化的基本概念,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第2课时着重介绍编码,所以总体来看,该节课重点还是在于进制及数据的编码。因此本节课基于学生学情,通过现场声音图像的采集,然后结合课堂任务单分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重点掌握声音与图像的编码,并在此这个过程中理解数字化的概念及感受数据采集方式已变得越来越越高效便捷。在下一节课中以文字的编码及进制数为重点展开教学。 学情分析 该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高一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但在上本节课之前刚 有开设3次(每次2课时)信息技术的选课指导,虽然针对的是旧教材的内容,但涉及到二进制部分的内容基本是相同的,所以这部分学生对二进制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大致了解计算机内部信息的处理全部采用二进制,以及数据存储的基本单位等内容,而且1.3.2数字化中声音图像的数字化与1.3.4中声音图像的编码其实是同一个过程中实现,所以本节课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进行讲解,通过小组探究,分工合作解决问题,使学生既掌握了课程中的重难点,也培养了学生组织协调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等。但因为考虑到学生没有在机房实践操作的原因,对各种软件的操作都不熟悉,本节课的重点也不是操作技能,所以在课前通过微视频让学生先对声音、图像软件的操作进行一个自主学习,在上课过程中也是分组操作,组内成员可以互相帮助,课堂上更关注对操作结果的观察与分析。 教学目标 了解生活中常用的数据采集方式 理解数字化的概念,掌握声音、图像数字化的一般流程 理解编码的概念与具体应用,掌握声音与图像的编码 所指向的核心素养 信息意识:学生能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发展,并能有目的获取信息并乐于分享。 计算思维:能提取问题的基本特征,进行抽象处理,并用形式化的方法表述问题。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够识别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与局限,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数字化的概念,掌握声音、图像数字化的一般流程 2.理解编码的概念与具体应用,掌握声音与图像的编码 难点: 1.理解编码的概念与具体应用 2.掌握声音与图像存储容量的计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录制两段微视频,分别是GoldWave软件与Photoshop软件的基本操作 自主学习这两个视频 为教学活动的展开做准备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设计小游戏:扫码有“惊喜”,即让学生用学习平板来扫描不同的二维码,通过扫到不同的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引出让一位同学来进行唱歌表演,从而进行现场声音与图像的采集,然后提出问题:如何实现将声音与图像转换成为二进制存储到计算机中? 用学习平板进行二维码的扫描, 扫描到唱歌的同学小唱一段 引发思考 通过生活中很常见的扫码活动导入课程,扫码虽然常见,但不同的学生扫到不一样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请其中一位同学上台表演,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更实现了现场采集声音与图像,为下一步教学活动的展开做铺垫 小组分工 探究问题 将所有同学分为8组,4组同学探究声音的存储,4组同学探究图像的存储,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小组分工,合作解决问题。 声音小组:主要设置两部分任务,一是先根据三组数据来绘制不同的图形, 二是描述声音的编码过程 图像小组:也是设置两部分任务,先是在excel根据已经有的颜色编号进行颜色填充,再思考图像的编码过程 学生分组,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分不同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