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80446

第26课《诗词五首》教学设计

日期:2024-11-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232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6课,诗词五首,教学设计
  • cover
《诗词五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五首诗词,体会不同体裁诗歌的韵律特点。 2. 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诗词的意思,品味诗歌的语言,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3. 学生通过了解诗人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培养对古典诗词的 鉴赏能力。 4.学生能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1)理解五首诗词的词义与句意,体会诗歌的韵律特点。 (2)品味诗歌的语言,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3)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2. 教学难点: (1)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蕴含的哲理。 (2)掌握诗歌的鉴赏方法,提高对古典诗词的赏析能力。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以简洁的语言、优美的韵律、丰富的情感,展现了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6课《诗词五首》中 的《饮酒(其五)》和《雁门太守行》,领略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饮酒(其五)》 1. 作者及背景介绍 作者: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 柳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诗人。他开创山水田园派,并将其推向高峰,后世称其“百世 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背景:东晋末年,“篡”“乱”交替,时局动荡不安,官场污浊,世风大坏。处在这个时 期的陶渊明既不能实现理想,也不愿受制于人,与官场同流合污。相形之下,大自然与田园成 为他心中的一方净土。《饮酒》组诗共20首,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 为酒后即兴之作,旨在借酒抒怀,以醉语作醒语。 2. 诵读诗歌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教师范读,学生标注好停顿,用“/”表示。 学生听录音范读,圈出诗句的韵脚并注音,说说诗歌押什么韵。明确:偶句全押 an 韵。 学生再次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特点。 3. 读懂诗意 学生参照注释,自主学习,读懂词句的意思。 教师提问:“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这几句诗的意思是 什么 明确:我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建造房舍,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问你怎能这样呢 内心远 离尘俗,自然就会觉得地处偏僻了。 教师提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几句诗描绘了怎 样的画面 明确: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在闲适淡泊中无意间看见南山。山间的云气在傍 晚愈发美好,一群群飞鸟结伴而还。 教师提问:“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真意”指什么 明确:“真意”是指陶 渊明领会到了返璞归真的自然意趣和人生真谛。 4. 品读诗韵 教师提问:“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中“无车马喧”的深意是什么 明确:此处所 说的“车马”意指达官贵人的高车骏马,代表着官场烦琐的应酬和功利性极强的交往。因为 诗人远离官场,看淡了名利,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即使身处闹市,也显得偏僻安静,道 出了处境与感觉之间的辩证关系。 教师提问:“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能否改为“望”字 为什么 明确:不能。 “见”写出了诗人不经意间抬头,秀丽的南山映入眼帘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诗人内心与自 然的契合,达到了物我合一、悠然忘我的境界,与全诗闲远散淡的氛围吻合。“望”更有目的 性,更像是有意为之,破坏了诗歌自然而然、浑然天成的意境。 教师提问:“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飞鸟”有何象征意义 这两句有何深意 明确:“飞鸟”是归返自然、躬耕自乐的象征。这两句渲染了隐居之所的宁静美好和诗人恬淡 闲适的心境。言下之意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为什么要奔波于官场不肯接受这美好 的归宿,不愿投入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