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81560

9 那个星期天 教学设计

日期:2024-11-2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4311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那个,星期天,教学设计
  • cover
9那个星期天 教学目标: 1.会读写“媚、砖”等13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明媚、拨弄”等18个词语。 2.借助鱼骨图,体会这一天里“我”心情的变化,体会课文对人物内心、动作、周围景物的细致描写,感受细腻真挚的情感。 3.抓住关键词句,学习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 4.对比阅读,比较本课与《匆匆》在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教学重点: 体会这一天里“我”心情的变化;学习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比较《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媚、砖”等13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明媚、拨弄”等18个词语。 2.借助鱼骨图,梳理文中母亲做的事及相对应的“我”的内心变化,初步了解“我”心情变化的过程,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借助心理历程图,体会作者融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导入揭题 作者简介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匆匆》,作者以细腻的文笔表达了对时光的感慨。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人的感情跟随景物而变化,文章便是这些感情的抒发。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去体会“真情如何在笔尖流露”的。(出示课题) 2.莫言曾说过:我对史铁生满怀敬仰之情,因为他不但是一个杰出的作家,更是一个伟大的人。 出示史铁生的介绍: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是一位身残志坚的伟大作家。他在寂寞的轮椅中进行创作,用沉默而有力量的语言将他与命运不懈地斗争呈现在读者面前。他的代表作有《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务虚笔记》等。本文选自《务虚笔记》。 板块二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预习检查 (1)生词闯关 明媚 拨弄 念叨 耽搁 沉郁 缥缈 急遽 惆怅 惊惶 依偎 消逝 不好挨 翻箱倒柜 (指名读—齐读)解决理解有困难的词语(如:缥缈 明媚 急遽 惆怅 翻箱倒柜) (2)易写错的生字 吻:“吻”的右边是“勿”,不要写成“匆”(练写两个)、蟋蟀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阅读提示: (2)交流:(课文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星期天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从早到晚,课文中有一句话就告诉我们答案。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出示: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 (3)比较句子 : 读一读这两个句子,你觉得哪一个句子更能体现“我”的感情? (第二句更能体现“我”的感情,通过罗列时间点,显得时间过得特别漫长,突出了等待过程的煎熬和“我”的期盼。“昏暗下去”在这里不但表现了天色的变化,表明了傍晚的来临,天色越来越暗了;而且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揭示了由期待到失望委屈的心理变化。) 追问: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还有什么?(“我”的心情) 板块三 概括事件 梳理心情变化 1.借助鱼骨图梳理心情变化 你一定发现了:从早晨到下午,再到天色昏暗下来,在一天盼的过程中,“我”的内心随着母亲所做的事在不断变化着,你能抓住这一线索将图中母亲做的事及相对应的“我”的内心变化补充完整吗?借助《语文作业本》的第3题,试着完成这张鱼骨图,梳理心情。 2.交流反馈,完善鱼骨图。 教师示范指导第一格期盼、兴奋的填写。早晨“母亲也还是这样答应的:去,当然去。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从“母亲答应我出去”,“到底是让我盼来了”等语句中可见我的内心是期盼、兴奋的。 预设: (1)“买完菜,买完菜就去。”(母亲出去买菜),留我一个人在院子里,此时“我”的内心是(焦急)的。 (2)“母亲买菜回来却又翻箱倒柜忙开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