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82152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在教室里认一认》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9-2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166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一年级,教学设计,在教室里认一认,上册,小学,数学
  • cover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在教室里认一认》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 《在教室里认一认》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以学生熟悉的教室环境为背景,引导学生在教室里寻找各种数学元素,如物体的数量、形状、位置等。通过观察和互动,让学生初步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教材内容生动有趣,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 1. 数学抽象素养目标 (1)引导学生从教室里的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如数字、图形等。 (2)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教室里的事物的能力。 2. 逻辑推理素养目标 (1)通过观察教室里的事物,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推理,如根据物体的特征判断其数量。 (2)培养学生在观察中发现规律、进行推理的能力。 3. 数学建模素养目标 (1)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教室环境的联系,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鼓励学生用数学模型解决教室里的问题,如用数数的方法确定教室里的人数。 4. 直观想象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能够准确描述教室里物体的位置关系。 (2)通过观察教室里的图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对图形的组合和创造能力。 5. 数学运算素养目标 (1)在认识教室里的事物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如加法、减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数据分析素养目标 (1)让学生学会收集和整理教室里事物的数据,如不同颜色铅笔的数量。 (2)培养学生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和解释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在教室里发现数学元素,并能用数学方法进行认识和描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2. 教学难点 (1)如何帮助学生将教室里的事物与数学知识建立联系。 (2)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 四、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对周围的环境充满好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一些物体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还比较模糊。在教室里,学生们熟悉各种物品,但可能没有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部分学生可能在观察过程中缺乏系统性和目的性,需要教师进行引导。 五、教学建议 1. 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六、教学准备 1. 准备一些与教室里的事物相关的数学道具,如计数器、图形卡片等。 2. 制作教学课件,展示教室里的图片和相关的数学问题。 3. 为学生准备记录纸和笔,方便他们记录自己的发现。 七、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 分钟) (1)播放一段教室里的视频,展示教室的布局和各种物品。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教室的熟悉感和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在教室里认一认数学。 (2)提问学生:视频中的教室里有哪些东西?你能从这些东西中找到数学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环境中思考数学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认识教室里的数学元素(10 分钟) (1)展示教室里一些常见物品的图片,如桌椅、黑板、粉笔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教室里的物品有更直观的认识。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找出其中的数学元素,如数量、形状、颜色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数学概念。 (3)请学生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发现。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小组探索教室(15 分钟)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放记录纸和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