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课标要求】 1.描述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 2.领会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的意义。 3.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和处理问题。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树立全局眼光,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与认同。 科学精神: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用事物发展状态和途径的道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非人生的发展道路。坚持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认识事物,正确认识形势。 公共参与: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善于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坚持矛盾分析法,理解领会并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命题预测】 本课知识高考考查频率较高 (1)从命题内容上看: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问题的精髓、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等是考查的重点 (2)考查形式: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考查。 (3)命题预测:试题材料多为社会生活、传统文化、时政热点、社会实践等。如,运用联系观、发展观和矛盾观深入解读二十大报告,特别是中国式现代化。 【思维导图】 【必备知识】 必备知识一: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考点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1.联系是普遍的: (1)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①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3)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是客观的: (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原因:①自在事物中的种种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②人为事物的联系虽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方法论: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1)表现形式: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2)方法论: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考点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与部分 (1)区别:①整体是事物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 ②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③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④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2.系统和要素 (1)系统的含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2)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3)方法论要求(系统优化方法): ①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②要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③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必备知识二: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考点1: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2.发展的实质: (1)实质:事物的前进相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原因: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事物,它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