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85396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 第5单元 有趣的平衡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4-2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21039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小学,有趣,格式,教案,平衡,单元
  • cover
《有趣的平衡》教学设计 作者名称 : 所属学科 数学 使用教材 2022年人教版数学书 所属学段 小学 教学时长 40分钟 课例简介 课例名称:《有趣的平衡》 教学对象:六年级学生 教学环境:中央电化教育馆虚拟实验教学服务系统、教学行为智能分析通、希沃白板 教学设计理念:本课例聚焦于跨学科思维,从生活中平衡的现象提炼出数学问题,将数学反比例知识与科学中杠杆实验进行融合,以虚拟实验平台、希沃实时投影、微课为信息技术支撑,开展一节跨学科融合的数学实验课。 教学策略:本课例采用直观演示、活动探究、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等学习方式,经历猜想、验证并得出结论、应用的过程,通过杠杆实验、数据比较来理解杠杆原理,并理解其中蕴含的反比例关系。同时,将仿真实验与动手实验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应用的优越性,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渗透数学探究过程以及科学实验过程。 实施效果:本课例利用教学行为智能分析通程序,辅助收集课堂的数据和学生的反馈,经过后测数据和课堂实时数据体现教学效果,把信息意识贯穿于整个案例的学习,将信息、数学有机结合,促使学生更高效学习《有趣的平衡》。 推广应用:本课例的课程资源和应用工具较为简便,更容易在我校数学老师及其他科组教师的课堂推广应用,得到一线教师好评,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数学课堂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新思路。同时,本课例获得2022年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第二十六届教师活动)“特色课例”,充分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特点;并在江门市蓬江区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范罗冈片区“空中课堂”教研活动进行了分享,得到片区教师们的一致好评。 教材及教学内容分析 《有趣的平衡》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08页至109页“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比、比例、正反比例后所开展的一门课程,为以后初中函数和物理的简单机械原理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主要包括三个活动:探究特殊情况下的平衡、探究一般情况下的平衡———杠杆原理、探究杠杆原理中的反比例关系。 本课以实验活动为纽带,以问题链为线索,将三个实验活动贯通,层次分明,层层递进,体现数学知识的螺旋式上升。 活动一:探究特殊情况下的平衡。教材以“如果塑料袋挂在竹竿左右两边刻度相同的地方,怎样放棋子才能保证平衡?”“如果左右两个塑料袋放入同样多的棋子,它们移动到什么样的位置才能保证平衡?”为驱动性问题,使学生通过实验意识到“当左右两边刻度数相同、棋子数也相同,就可以保证平衡。”因为实验具有特殊性,需要教师从中引导,帮助学生理解。 活动二:探究一般情况下的平衡,即杠杆原理。教材以“左边的塑料袋在刻度3上,放4个棋子,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4上,放几个才能保证平衡?”“如果左边的塑料袋在刻度6上放1个棋子,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3上放几个呢?在刻度2上呢?”教材通过具有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竹竿左右两边刻度数和棋子数的关系。但由于其中数据具有特殊性,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破除“左边刻度数+棋子数=右边刻度数+棋子数,就保持平衡”这一迷思概念,加深学生对杠杆原理的理解。 活动三:探究杠杆原理中的反比例关系。教材以“左边在刻度4上放3个棋子并保持不变,右边分别在各个刻度上放几个棋子才能保证平衡呢?”教材要求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将其与之前学过的反比例相关知识进行链接,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问题应该具有开放性,给予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 教学对象分析 (1)已有知识和能力基础 学生在学习“有趣的平衡”之前,在六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比和六年级下学期学习了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相关知识,并且还学习了反比例的综合应用课《自行车中的学问》。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