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186327

21.《杨氏之子》课堂实录

日期:2024-09-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40次 大小:155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杨氏之子,课堂,实录
  • cover
【实录】《杨氏之子》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通过自主批注、联系生活、对比分析、合作学习等方法,体悟杨氏之子语言的精妙和智慧。 2、联读同类文章,对比文中的语言,感受“智慧”并延展到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 体悟杨氏之子语言的精妙和智慧。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好!上课之前,先出个数学题考考大家。3+x=? 生:10。 师:请问x等于几? 生:7。 师:请问x在这里叫什么? 生:未知数。 师:未知数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不知道的数。 师:请问大家,为什么不直接说x“不知道的数”,而要说“未知数”?数学老师在上课时,为什么不说“同学们,我们来求这个不知道的数”,而说“我们来求未知数”?为什么? 生:因为这样说太啰嗦了。 师:是的,说“未知数”,特别简洁。你知道未知数,从哪里来吗?(生疑惑)从古代来的,它来源于文言文(板书:文言文)。我们平时读的小古文就是文言文中非常短小的一类。文言文,它第一个特点就是简洁,刚才我们通过“未知数”就已经感受到了(板书:简洁)。几个字,就能涵盖很多很多意思,不用罗里吧嗦解释半天。文言文,至今还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最好的例子就是成语。比如:八仙过海,还用说八个神仙在那里漂洋过海吗?不需要。所以我们学习语文,要从我们的老祖宗那里汲取智慧和营养。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很短小的文言文,课题是《杨氏之子》。请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刚才有同学告诉我,你们的经典读本上有《杨氏之子》,说你们已经会读了。那我现在来听一听,全班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课文。 师:我给大家打99分,还有1分扣在哪儿? 生:扣在标点符号上,没有停顿。 师:是的,是这个问题,大家读的语气、语调、停顿啦 ,每句都差不多。其实,文言文有文言文的味道,下面大家把书翻开,听陈老师读一遍。看看哪些地方没有标点,我也停顿了,请用斜线画出来。(老师范读课文) 生边听边画停顿。 师:停顿标好了吧?来,和我标的对一对! (PPT出示: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 / 呼儿出。为 / 设果,果有杨梅。孔 / 指以示儿曰:“此 / 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其实读得很连贯之后,有些停顿也可以省略。来,看着屏幕,我们再来读一读。(全班齐读课文) 师:不错。我们还可以快一点,这样有些停顿听起来更自然一些。听我再读一遍。(这一遍,老师读得稍快了一些。)像我这样再练习一遍。自己读自己的。(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哪位同学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朗读课文。(指名读) 师:哎呀,读得这么好,都挑不出毛病。就像她这样,我们全班再读一遍。(全班齐读课文) 师:同学们,文中有几个人物? 生:两个。 师:一个是——— 生:杨氏子。(板书:杨氏子) 师:还有一个是——— 生:孔君平。(板书:孔君平) 师:文言文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简洁,简洁到什么程度呢?有时用一个字来代替一个人,有时甚至把这个人都给省略了。(板书:简省)。现在请大家动动脑筋,把文中应该出现的这两个人通通还原,放到括号里试一试。 (PPT出示: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 )父,( )父不在,( )乃呼( )出。 ( )为( )设果,果有杨梅。 ( )指以示( )曰:“此是君家果。” ( )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生自己动脑筋,填空。 师:好,谁来试试? 生: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杨氏子)父,(杨氏子)父不在,(孔君平)乃呼(杨氏子)出。 (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果有杨梅。 (孔君平)指以示(杨氏子)曰:“此是君家果。” (杨氏子)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不错,100分!都还原对了。可是这样读起来感觉怎么样? 生:很啰嗦,还是原文更好。 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