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90477

1.3 《庖丁解牛》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1-0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125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庖丁解牛,教学设计,统编,高中,语文,必修
  • cover
《庖丁解牛》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积累本文中涉及的文言文知识。 2.体会这篇散文的语言特色,并体悟作者的情感。 3.初步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并能对其做简单辨析。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本文中涉及的文言文知识。 2.体会这篇散文的语言特色,并体悟作者的情感。 3.初步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并能对其做简单辨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这篇课文是《庄子·养生主》里的一则寓言。庄周认为,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要回避矛盾,寻求解脱,就须像庖丁解牛那样,找出规律,游刃有余。 “解牛”与“养生之道”听上去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却在本文中得到了和谐的统一。这是为何?下面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这个道理。 二、初读文本 任务:熟读文本。 活动:学生自由诵读。给足学生读课文的时间。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多媒体呈现: 踦yǐ(抵住) 砉xū(拟声词) 向 xiǎng(通“响”) 骋huō(拟声词)盖hé(通“盍”) 郤xì(同“隙”,空隙) 窾kuǎn(空) 軱gū(大骨) 硎xíng(磨刀石) 间jiàn(间隙) 怵chù(害怕,恐惧) 謋huò(拟声词) 设计说明:文言文中的生僻字虽然较少作为考查对象,但是解决生字词,是阅读、理解文本的第一步。 三、再读文本 任务:整理、识记基础知识。 活动:学生能够在阅读的基础上,初步整理每一段中的重要字词、特殊句式。 要求:借助课文注解和工具书逐句落实常见字词的含义,并能够翻译课文。 设计说明:对一些重要的语言知识做初步的梳理、理解与积累,在此基础上梳通文意。 四、研读课文 任务一:分析“解牛之美”。 活动一:找出庖丁“解牛”的五个动词,说说它们是从哪些方面描绘“解牛”场面的。 要求:从描写的角度、手法和效果三个方面来欣赏庖丁的“解牛之美”。 参考: 手、肩、足、膝-和谐并用;触、倚、履、踦、奏-流畅自然。 “解牛之美”是从形态、造型等方面进行描绘的。这一系列的动作连贯流畅,一气呵成,反映了庖丁技艺的高超与动作的娴熟。 活动二:找出与声音、音乐有关的词语,说说它们是从哪个角度描绘“解牛”场面的。 要求:这些词语往往都带有起提示作用的字或符号,可遵循这个规律来找。 参考: 砉然、响然、猜然等拟声词-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它们是从模拟声音的角度进行描绘的。屠宰过程本来非常血腥,但是作者运用色彩和声音巧妙地屏蔽了这个问题。 设计说明:先声夺人,理解、欣赏庖丁的“解牛之美”,自然引出下文“文惠君”的赞叹与文章的主体部分。 任务二:分析“解牛之道”。 活动一:说说对“道”的理解。 要求:可让学生结合“道”与“技”的辩证关系进行思考。 参考: “道”在文中是指自然规律。庖丁对“道”的追求超过了对“具体操作技术”的追求。 设计说明:“道”是文章要阐释的重要哲理,引导学生对此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与评价。 活动二:说说庖丁在追求“道”境的道路上经历的三个阶段。 要求:用原文语句或自己的语言回答均可。 参考: 解牛的三个阶段: (1)“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2)“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3)“方今之时”-“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设计说明:让学生认识到任何技艺的精通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庖丁“解牛”也不例外。 活动三:阅读原文,说说“道”境的外在表现。 要求:找出文中的三处比较,即为外在表现。 参考: 达于“道”境的外在表现就是一把用了十九年、解了数千头牛的刀,“刀刃若新发于硎”。特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