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93400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习作例文《颐和园》 表格式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5次 大小:31733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 cover
《颐和园》 教材分析 颐和园作为一座皇家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典范,展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颐和园》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按游览顺序具体描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把各个景点的不同特点写得具体生动。全文层次清晰,首尾呼应,语言优美,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使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有一种美的享受。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有很强的自学生字新词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生字新词以自主学习为主,但针对一些难读的字音,难理解的词语,在教学中还应借助一定的多媒体手段进行指导,感受形象,加强记忆。 对于段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能做到边读边思,在自主思考中得到结果。但在教师解疑的过程中,也带有很强的随机性,很需要借助新媒体提高学习的效率。 电子白板对学生不算陌生,课堂中,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简单地操作。但是由于大部分同学并没有游览颐和园的经历,也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通过单一的文字和图片,对于部分词句的理解还存在问题,如何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而充分地使用白板的各种功能,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力求做到以下几点:创设情境,整节课以游览的形式贯穿始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利用师生交互过程中得到的资料指导学生理解文本,体验情感,体会写法,帮助学生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习生字,了解课文中“金碧辉煌、横槛”等词语的意思 2. 根据过渡句,了解作者游览路线。 3. 在具体语境中体会“也”、“几乎”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在阅读中自学生字,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通过默读课文,找到关键句,梳理全文脉络。 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文章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北京颐和园景色优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应用创新点 看似简单的白板功能,与文本内容巧妙结合,运用恰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较好的诠释了———信息技术微课堂教学服务的理念。 对于透明度功能的运用:出示全文时,使文章2到5小节变淡,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结构。在介绍长廊上横槛彩画时,使上层长廊图变淡,出现横槛彩画,两张图片融为一体,交相呼应。 理解“掩映”一词中,使宫墙图慢慢显现,树丛遮盖着宫墙,使学生直观感受词语意思。通过最简单的功能达到最佳效果,克服教学中的难点。 运用图片拖动功能:将长廊由小拖动到长,使学生一目了然,感受长廊的一望无际。 理解“慢慢地滑”一词中,让学生自己上台来拖动画舫,理解“滑”的含义,形象生动。 利用限制器使光点沿隐藏的路径运行:本文是一篇游记,在课堂开始时,先让学生理清作者游览路线,绘画路线图。在授课过程中,对景点特点的总结,动态展现作者的游览过程,激发学生探索兴趣,丰富学生感官体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媒体应用及分析 一、导入 出示课题,齐读。 板书课题。指导:“颐”字的写法。 观看视频,初步了解颐和园。 嵌入 flash动态效果:在田字格中演示,“颐”左半部分笔顺,学生仔细观察,再自己写一写,掌握笔顺。 嵌入视频功能:一边观看颐和园视屏,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引人入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作者提到了哪些著名景点?用圆圈圈出。(交流并板书) 了解1、6小节在文章中的作用,指导分段。 读课文2-5节的第一句话,体会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根据句子画路线,了解作者的游览过程。 总结游览顺序 隐藏功能:随机出示图片,图文并茂,为后文学习打下伏笔。 画笔功能:及时标注小节号。 透明度功能:2-5小节变淡 点明1,6小节在文中的作用,使学生一目了然地明白文中的段落,提高课堂时效。 隐藏功能:过渡句标红,突出重点 画笔与橡皮擦功能:学生根据过渡句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