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96925

北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及反思(表格式)

日期:2025-11-0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170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北师大,生活中的数:整理与复习,反思,教学设计,上册,一年级
  • cover
北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生活中的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起始单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这一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坚实的基础。 《整理与复习》作为本单元的总结部分,旨在引导学生回顾和整理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对 1 - 10 各数的认识,包括数的意义、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以及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等方面。通过整理复习,帮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通过复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数的概念,培养数感,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和总结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巩固 1 - 10 各数的认识,包括数的读写、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等。 熟练掌握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并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数进行描述。 (二)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应用意识,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自主整理和归纳本单元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四、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已经初步认识了 1 - 10 这些数字,对数字的意义、顺序和大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由于他们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对于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系统和深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在数的概念理解、数的大小比较以及用数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通过多种形式的复习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五、教学建议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复习知识。 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整理和归纳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共同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 加强练习的针对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练习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口头练习、书面练习、操作练习等。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逐步提高学习成绩。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小棒、计数器等教具。 学生准备:练习本、学具盒。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时间分配 知识回顾 1. 出示数字卡片 0 - 10,让学生认读。 2. 提问:这些数字可以表示什么?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如 2 可以表示 2 个苹果、2 本书等。 3. 复习数的顺序:让学生按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的顺序背诵数字 0 - 10。然后通过填空的方式,巩固数的顺序,如:( )、3、( )、5、( )、7、( )、9、( )。 4. 复习数的大小比较:出示两组数字,如 4 和 5、7 和 3,让学生比较大小,并说一说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出:当两个数相差较大时,可以通过观察直接比较大小;当两个数相差较小时,可以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等方法来比较。 通过认读数字、举例说明数字的意义、复习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等活动,帮助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基础知识,为后续的整理复习做好铺垫。 10 分钟 整理归纳 1.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可以用画图、列表等方式表示。 2. 小组汇报整理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形成本单元的知识框架。 例如: 生活中的数 - 数的认识 - 1 - 10 各数的读写 - 数的意义 - 数的顺序 - 数的大小比较 - 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让学生自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