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课时 图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05有关图形的认识内容及P108“应用提升”第4题,完成教科书P108~109“练一练”第3、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能正确辨认生活中这4种形状的物体,会数较复杂图形中包含小正方体的个数。 2.培养学生搭建图形和拼摆图形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在复习认识图形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教学难点 掌握较复杂的图形拼摆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教具,小正方体学具。 一、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 师:同学们,本学期我们认识了哪些立体图形?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和整理“图形的认识”相关知识。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呈现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 师: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请同学们分别说说自己的发现。 【学情预设】预设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平平的,它们放在哪里都很稳定,不会滚动。 预设2:圆柱有两个面是平平的圆面,竖着放着也很稳定,但是把它横着放,一推就会滚动。 预设3:球是圆圆的,很容易滚动。 师:同学们的发现都很棒,看来对我们认识的4种立体图形掌握得很好。现在老师想与你们玩游戏,检验同学们对立体图形的特征是否准确掌握。 教师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摆放在讲桌上。 师:请同学们听好游戏要求,根据老师的描述选择符合条件的立体图形,同学们做好准备,认真听,仔细想,慎重选。 师:①上下圆圆一样大,放倒一推就滚动。(学生选出圆柱) ②长长方方六张脸,站在那里稳如山。(学生选出长方体) ③圆圆鼓鼓小淘气,滚来滚去不费力。(学生选出球) 师:同学们选得很准!看来对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征掌握得很好。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师:我们除了在课堂上看到这些立体图形外,在我们的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我们认识的这4种图形呢? 【学情预设】预设1:老师喝水的杯子的形状是圆柱。 预设2:我们玩的皮球、乒乓球都是球。 预设3:冰箱是长方体,魔方是正方体。 …… 师:同学们都是生活的小主人了,对身边事物观察得很仔细。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渗透学以致用的意识。 二、拼一拼,搭一搭 1. 自由拼搭立体图形。 师:同学们,我们也可以把已认识的立体图形拼搭成不同形状,你们想试试吗?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搭一搭,看分别能搭出什么图形。 学生动手拼搭,教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拼搭成了什么图形,并说说是怎么搭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操作过程中体会4种立体图形各自的特征。 师:老师也拼搭出了一个图形,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搭的吗? 课件出示教科书P105拼搭图。 师:老师搭的这张“桌子”,桌子的脚能换成4个球吗?为什么? 【学情预设】桌子的脚不能换成球,因为球容易滚动,不稳定。 教师予以肯定和表扬。 师:现在我们用2个小正方体搭一搭,能搭成什么形状?怎样搭? 【学情预设】可以摆成一个长方体。两个小正方体上下摆成一个长方体,也可以放一排横着摆成一个长方体。 学生动手尝试。 2.尝试用多个小正方体拼图。 完成教科书P108“应用提升”第4题。 活动1:老师组织学生拿出4个,自由拼一拼,将学生拼的不同图形集体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拼的。 活动2:教师组织学生用拼出一个大正方体,并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用了几个。 【学情预设】可能有的学生会说4个,也有说8个的,还有说9个的。 师:老师用了4个拼成的这个图形,同学们观察一下,它是正方体吗?4个能拼出一个大正方体吗? 【学情预设】4个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师:如果要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