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200479

8.3 《琵琶行》课时优化训练(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9-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2737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答案,必修,语文,高中,统编,训练
  • cover
8.3 琵琶行———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课时优化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天姥(mǔ) 幽咽(yè) 觉时(jué) 暝色(mínɡ) B.唧唧(jī) 潦倒(liáo) 澹澹(dàn) 渌水(lù) C.荻花(dí) 殷岩(yǐn) 层巅(diān) 霹雳(lì) D.钿头(diàn) 魂魄(pò) 霓裳(ní) 虾蟆陵(há) 2.下列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使快弹数曲;一曲红绡不知数 B.千呼万唤始出来;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C.轻拢慢捻抹复挑;商人重利轻别离 D.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 3.下列各项中加粗词古今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明年秋 ②暮去朝来颜色故 B.①铁骑突出刀枪鸣 ②整顿衣裳起敛容 C.①老大嫁作商人妇 ②凄凄不似向前声 D.①曲终收拨当心画 ②终岁不闻丝竹声 4.“暮去朝来颜色故”中“故”字体现的词类活用是( ) A.名词作状语 B.名词作动词 C.形容词作动词 D.使动用法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与歌、引、谣、吟、曲无严格区别。这种体裁的诗歌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和杂言的古体。 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曾官至太子少傅,又称“白太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有《白氏长庆集》。 C.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有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长篇抒情诗《长恨歌》《琵琶行》,还有七律《钱塘湖春行》等。 D.白居易的诗歌,不单《赋得古原草送别》人人皆知,《长恨歌》《琵琶行》也众口传唱,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之说。 6.下列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琴技的一项是( ) 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7.对诗句及词语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 A.“终岁不闻丝竹声”———丝竹声”借指美妙的音乐。“丝竹”是借代修辞格,诗人用原来终年听不到的令人心醉的音乐,来衬托听了琵琶女的演奏后“耳暂明”的神奇感受。 B.“春江花朝秋月夜”———寥寥七字,其用量极大。它浓缩了春秋两季,又融进了江花月三景。足见诗人的炼字功夫炉火纯青。 C.从“五陵年少争缠头”到“门前冷落鞍马稀”,诗人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两个细节,从巨大的落差中形象地反映出人物命运的突变。这种描写的审美价值在于以点带面凸现她沉沦的社会根源。 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全诗的“诗眼”,是全诗的主旨句。诗人把对琵琶女的无限同情和自己被贬不得志的悲愤融在一起,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冷酷与黑暗。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出场犹豫不决的诗句是“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运用一系列贴切生动的比喻描绘琵琶声,被誉为古典诗歌中描写乐声的绝唱。如“大弦嘈嘈如急雨,_____。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幽咽泉流冰下难”。 (3)《琵琶行》中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 (4)《琵琶行》中既表现全诗的主旨,又表现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的诗句是“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江州地处偏远,政务不多,白居易被贬江州之后,正好可以安静地疗伤,总结过往。一方面生存环境变得恶劣,另一方面又迎来精神上的舒阔旷敞。由于朝廷的地理距离影响到了心理距离,使得诗人能够客观而清晰地观望那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样的冷寂期和疏离期,恰恰是他诗歌创作最多的时期之一,佳作迭出。被视为白居易一生之杰作的《琵琶行》就是他来江州第二年所作。古往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