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03158

5.1.1物联网及其特征 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5-04-19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4485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高中,必修,选择性,2019,教版,信息技术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高二 学期 春季 课题 物联网及其特征 教科书 书 名:普通高中教科书信息技术选择性必修2网络基础 -出卷网-:广东教育-出卷网-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发现并总结独居老人摔倒后面临的问题,提高捕捉信息的敏感度和判断力;(信息意识) 2.通过角色分演,小组掌握物联网的传感器的使用、物联网平台的连接等技术,实现智能求助手环系统的过程,提高自主动手解决问题、掌握物联网核心技术的意识;(信息意识) 3.通过对“如何实现智能求助手环”问题进行分解,抽象成计算机可以解决的问题,然后分析每个问题要完成的步骤,探索总结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和特征,形成解决方案并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分解、抽象、模型构建、算法设计、验证算法的计算思维能力;(计算思维) 4.通过课后练习———将物联网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迁移应用于其他问题的解决上,经历完整的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再次强化计算思维能力;(计算思维) 5.通过自学UMU平台上的微课、教材等数字资源,掌握物联网的定义,提高运用数字化平台和资源开展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6.通过发挥创意,设计“智能求助手环”解决老人摔倒后面临的问题,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7.通过运用物联网知识解决“老人摔倒后无人知道”的问题,感受到物联网等科技知识在现实生活种的应用和价值,乐意学习各种科技知识,增强“用知识回馈社会”的社会责任感。(信息社会责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物联网的概念、体系架构、特征、实现步骤。 2.培养对问题进行分解和分析,设计算法形成解决方案,并通过编程进行验证,最后迁移应用的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物联网知识和编程知识实现智能求助手环信息系统。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悟物联之作用】 1.观看视频,发现问题 独居老人摔倒了无人知道,不能得到及时救助。 2.引导学生设计解决方案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让老人摔倒的第一时间通知道他的子女? 3.提出项目主题 制作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求助手环信息系统。 4.引出问题 什么是物联网呢? 【自主探究,明物联之含义】 1.布置任务一:新知学习 认真阅读课本105页关于“物联网”的介绍,然后登录UMU平台,观看《探秘物联网》的微课视频,在学习任务单上对“物联网”的含义等知识进行总结。 2.讲解、总结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管的一种网络。 【项目分析,晓物联之架构、特征、步骤】 1.布置任务二:分解问题 小组讨论,思考要实现“智能求助手环”的物联功能,帮助老人在家摔倒后能及时、精准通知到家人,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在学习任务单上用思维导图表示。 2.总结“实现智能求助手环”要解决的子问题 3.逐一引导学生分析每个子问题如何解决 分析要解决每个子问题所要完成的步骤、搭建起的是物联网哪个层次架构、体现物联网的哪个特征,并总结成列表。 【角色分演,品物联之架构与特征】 1.布置任务三:利用物联网知识解决问题 小组成员选择扮演不同的角色:信息感知员、信息传输员、信息处理员,然后按照角色需要完成的任务,跟着老师和同学的指引完成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感知老人走路的信息、wifi等网络的配置以及算法设计、编程判断老人是否摔倒这三个步骤,完整搭建起物联网的体系架构,实现智能求助手环系统。 2.教师演示实现步骤,指导其他同学实现智能求助手环的功能。 【对比分析,较物联与互联之区别】 1.出示两张图片,引导学生区分哪幅描述的是互联网,哪副描述的是物联网,并总结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区别; 2.总结网络技术的发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