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03506

第17课《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4-11-0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261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7课,昆明的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
  • cover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文中的生字词,如“乍”“辟邪”“鲜腴”“篱笆”“吆喝”“暮年”“情味”“苔痕”“密匝匝”“连绵不断”“张目结舌”等。 (2)了解作者汪曾祺的生平及代表作,理解他与昆明的关系。 (3)理解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和想念之情。 (4)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作者善于抓住生活琐细事物进行描写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阅读文本,梳理文章结构,把握文章的情感线索。 (2)品味文中描写雨季景、物、人、事的语句,感受昆明雨季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 (3)学习作者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感悟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作者对昆明生活的喜爱和想念,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信念。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好。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和想念之情。 (2)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作者善于抓住生活琐细事物进行描写的写作手法。 2.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如何通过描写昆明的雨来表达情感,以及这种情感背后的深层含义。 (2)学习作者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感悟力。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投影出示昆明的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自己对雨的感受。 提问:同学们,你们眼中的雨是什么样的?雨给你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明确:雨可以是清新的、浪漫的,也可以是忧愁的、寒冷的,每个人对雨的感受都可能不同。 (二)作者简介 1.投影出示作者汪曾祺的相关信息。 籍贯:江苏高邮。 身份:作家、散文家、戏剧家。 代表作:《受戒》《大淖记事》。 与昆明的关系:第二故乡。 2.提问:从这些信息中,你对汪曾祺有了怎样的了解? 明确:汪曾祺是一位有着丰富创作经历的作家,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昆明对他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是他的第二故乡。 (三)字词过关 1.投影出示生字词。 乍(zhà)辟邪(bì)鲜腴(yú) 篱笆(lí ba)格调(diào)吆喝(yāo he) 暮年 情味 苔痕(tái) 密匝匝(zā)连绵不断 张目结舌(jié) 2.提问:这些词语中,哪些字的读音或写法需要特别注意? 明确:“辟邪”的“辟”读“bì”,“吆喝”的“喝”读“he”;“乍”容易读成“zhà”,“密匝匝”的“匝”容易读错。“辟邪”的“辟”与“偏僻”的“僻”要注意区分;“张目结舌”的意思是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不要写成“瞠目结舌”。 3.投影出示形近字组词。 腴(丰腴)谀(阿谀)萸(茱萸) 缅(缅怀)腼(腼腆)湎(沉湎) 4.提问:这些形近字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你能分别用它们组词吗? 明确:“腴”指肥胖、丰满,如“丰腴”;“谀”指谄媚、奉承,如“阿谀”;“萸”是一种植物,如“茱萸”。“缅”有遥远、缅怀的意思,如“缅———;“腼”指害羞、不自然,如“腼腆”;“湎”指沉迷,如“沉湎”。 (四)整体感知 1.投影出示文章结构梳理的内容。 结构梳理 昆明的雨 细说雨季中代表性的景、物、人 总写雨季特点 雨季的生活经历 由画开篇,引出话题 点题,照应上文 深切怀念 热爱生活 仙人掌 菌子 杨梅 苗族女孩等 1-2段 引发乡愁、诗情 3-5段 6-9段 10-11段 2.提问:文章围绕“昆明的雨”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 明确:文章围绕“昆明的雨”,写了昆明雨季的特点,如明亮、丰满、使人动情;写了雨季中的景、物、人,如仙人掌、菌子、杨梅、苗族女孩等;还写了作者在雨季的生活经历,如与友人酒店小酌等。文章由画开篇,引出话题,最后点题,照应上文,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深切怀念和热爱生活的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