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导入:隋唐大一统 材料: 隋及初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在接下来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时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材料1:西周时,在原有的世袭制度基础上,又把世袭方式选官与宗法制紧密结合,形成了世卿世禄制。这是一种嫡长子继承制,是通过宗族血缘关系裂土分封、设官分职、 子孙世袭的选官方式。它是西周时期一种主要的选官制度。 ———秦黎《选官制度变革视野下的商周至秦汉宗族变迁》 材料2: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4:曹魏创立,唐朝废。设中正,由本籍朝官兼任,以德才而定九品,作为吏部任用根据,按士人表现,品有升降。 ———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的研究》 材料5: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3: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举荐孝廉,再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汉选官制变迁史稿》 一、选官制度 世卿世禄制:贵族政治选官 察举制:“人士流移,考详无地” 九品中正制: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科举制:选官制度的重大创新 (一)从察举制到科举制 一、选官制度 (二)科举制 1、背景 ①随着士族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 ②维护统治的需要 隋 隋初 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 隋炀帝 始建进士科 唐 唐太宗 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 扩大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 诞 生 过 程 一、选官制度 登科后 (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代考中进士就一定可以为官吗? (二)科举制 一、选官制度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王定保《唐掘言》卷一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汪洙《神童诗》(节选) (二)科举制 一、选官制度 如何认识和评价科举制? 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可以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科举考试和选官制度高度捆绑,强化了官本位思想,影响了社会整体发展。 考试内容以明经和进士为主,有利于形成社会重教崇文的社会风尚,推动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但考试内容较为单一,忽视了科技的发展,成为后期阻滞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科举制 一、选官制度 时间 制度 方式 标准 趋势 先秦 秦 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至明清 世卿世禄制 世袭 血缘 军功爵制 中央任免 军功 察举征辟制 自下而上推荐 品行才能 九品中正制 中正官, 评定授官 初家世道德才能, 后门第 科举制 分科考试 才能学识 标准科学公平;方式公开公正;权力集中中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