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3.1伟大的改革开放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伟大的改革开放”围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历程,以 及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的重大意义。 2、第一目“改革开放的进程”阐述了实行改革开放的背景,在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召开后,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3、第二目“改革开放的意义”阐述了改革开放对中华民族、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中国人民的伟大意义,两者是承接和递进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 通过学习改革开放的背景、历程和意义,认同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 2.科学精神: 1、通过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取得的丰富成果,理解重新确立马克思主 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以及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的伟大 意义。 2、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和取得的主要成就, 感受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的深刻变革。 3、通过学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的资料,理解改革开放对中 华民族的意义,了解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3.公共参与: 通过见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明确当代青年应当努力学习,增强 本领,积极参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做改革开放坚定的促进者。 三、学情分析 1.高一年级学生,学生思维敏捷,求知欲强,探究合作的想法明显,具备一 定的自主和探究精神,对中国改革开放等宏观政策的敏锐度较高。 2.本课内容学习之前,经过初中学习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学生喜欢阅读历 史事件并有一定史学知识积累,但对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和改革开放漫长 的时间轴等知识有所欠缺。同时,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探究分享式教学,对 新颖的教学方法抱有期待。 四 、教学重点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成果和意义。 2、改革开放的意义。 五 、教学难点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议题法,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 观看视频《改革开放势在必行》、思考:改革的开端是什么 第一标题 改革开放的进程 [背景介绍]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 ①“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 ②国家整个经济情况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 缘。 ③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观看视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思考:这次会议的重要性是什么 议题一 1. 改革的开端是哪次会议 会议作出哪些决议 有何意义 (1)开端: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2)决议:会议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 立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意义: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观看视频《农村改革先行者--安徽凤阳小岗村》、思考: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如 何 议题二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如何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1、起步阶段: 对内改革 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 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②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 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对外开放 ①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 迈出关键步伐。 ②1984年,开放了大连、青岛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1988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 ④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⑤开放沿岸长江的五个城市,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 形成。 2、逐步深化阶段 对内改革 ①1993年召开党的十四届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