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音乐学科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教材分析 《去同学家》通过轻快活泼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友谊的温暖与拜访同学的快乐氛围,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听辨能力和简单的表演欲望,让学生在音乐中体验社交礼仪与情感交流的美好。此歌曲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还通过音乐的形式寓教于乐,使学习过程充满乐趣。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在学习《去同学家》这首歌曲时,展现出对社交情境的好奇心和模仿欲,他们喜欢通过音乐表达情感,并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歌曲的学习与表演,对歌曲中的节奏、旋律及歌词内容有较好的接受度,同时,这也是培养他们初步社交礼仪和友谊观念的良好契机。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意识,初步建立音有长短的概念,使学生能够在音乐中感受到节奏的变化,为后续的音乐学习打下基础。 艺术表现:引导学生使用三角铁和木鱼等打击乐器参与音乐活动,通过敲击乐器和体态动作来感受和表现音乐的变化,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参与度,同时学习乐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能随着歌曲录音或教师范唱一起演唱有歌词的部分,并用合适的律动参与小小音乐剧的表演,以此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表演中体验到音乐的乐趣和成就感。 文化理解:歌曲内容围绕“去同学家”的社交情境展开,旨在初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音乐学习懂得建立和维护同学间的友谊,培养热爱同学的感情,以及在社交场合中的基本礼仪。 教学重难点 在律动和小小音乐剧表演中,学生能够用合适的打击乐器(如三角铁、木鱼等)准确地表现敲门声(如“嘭嘭嘭”)和见面握手问好的音乐节奏,区分并表现两处音乐(如“●●●”和“﹏”)的不同。 准确演唱歌曲《去同学家》中的敲门音乐和问候音乐部分,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歌词内容。 教学过程 做小编剧 听音乐,编故事 一起讲故事 听音乐,看图,讲故事 音乐歌谱配对 分段聆听讲解 第一段加入三角铁和木鱼的对比 分段演唱 分组表演 律动拓展 教学总结 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基本的歌唱技巧,还学会了用打击乐器表现音乐中的敲门声和问候节奏,增强了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同时,歌曲内容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培养了他们的社交礼仪和情感交流能力,是一次富有成效的音乐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件网) 一起讲故事 一起讲故事 一起讲故事 猜一猜下面的歌谱是哪一幕的呢? 猜一猜下面的歌谱是哪一幕的呢? 猜一猜下面的歌谱是哪一幕的呢? 听一听,想一想 谁的声音更长? 谁的声音更短? 这两个乐器分别和 谁的音响效果一致,听一听,选一选。 请敲门! 再次完整聆听,尝试演唱,并加上刚才要求的动作。 请演唱歌词哦。 注意表演念白。 分小组,小组内每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结束后,请对自 已与他人的表演作评价。 尝试律动起来吧! 文安年教 6( 同学们,香佛们做做小 荡 剧,听听下面的香乐 讲了什么款事? 并用你 的方我讲述含事 表演 去同学家 时间:放学后 地,点:马璇璇家大门内外 角色:马璇璇、小明、小英 凸 18 聪明的小编剧们,你们能 为各扬景的音乐配上合适 的歌谱吗 场景音乐 1=F ●●● ●●● ●● 55535 434265585432-22291795 M AUn 22261765-5--55-55.55.55-- 聆听音乐,辨识、感知 和 的不同。全班同学随着 音乐自由律动。 敲门音乐 1=F 4 (马璇璇) 55 5 0 43425550432- 嘭嘭嘭 有人敲门,嘭嘭嘭 是谁呀? (小明)》 (小英) (小明、小英) 2226176522261765- 我是小明,我是小英,马璇璇,快开 门 再次聆听音乐,当听到音乐中有像··。的音响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