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215493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教案

日期:2024-09-1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4次 大小:5795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8课,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教案
  • cover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课程标准】 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日本侵略者制造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认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本质。了解西安事变的经过,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提高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形成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合唱《义勇军进行曲》,回顾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激发学生真挚的爱国情感。模拟采访张学良、蒋介石、普通群众代表、周恩来等对西安事变的立场,掌握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事件的方法。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一问题的讨论,使学生学会对历史事实进行合理的理解与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的历史事实,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国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以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介绍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使学生感受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精神,认识共产党人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博大胸襟 【重点难点】 重点:1.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和影响。 2.西安事变。 难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读者》杂志评论说:“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惊醒。”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是中国近代前期三次“闹钟”,结果如何 中国“惊醒”做了怎样的抗争 1931年9月18日,日军蓄意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三省。1935年,日军入侵华北,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举世瞩目的西安事变爆发。处于历史的拐点,中华民族何以应对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段血与火的历史。 【新课探究】 一、九一八事变 1.背景 【材料链接】 材料一 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如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 ———《田中奏折》 材料二———满蒙并非中国的领土。”“今天之满蒙地位……不仅在我国国防上,就是在经济上,也可以说是我国的生命线。” 材料三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材料四 20世纪30年代初,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忙于应付本国的经济危机,无暇东顾;中国内部,蒋介石政府集中重兵“围剿”红军,无心北顾。这给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以可乘之机。 【问题探究】以上材料说明了哪些问题 答案提示:(1)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2)中国东北是日本生命线;(3)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促使日本加快了侵略步伐;(4)欧美国家忙于应付本国经济危机,无暇东顾;(5)蒋介石忙于在南方“围剿”红军,无心抗战。 2.爆发 【材料链接】 材料一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 材料二 1931年8月22日,蒋介石在南昌讲话时说:“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材料三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 ———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问题探究1】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 利用中国古代成语概括材料一中日军的伎俩。 答案提示: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贼喊捉贼。 【问题探究2】材料二、三说明蒋介石推行什么政策 由此说明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 答案提示:“攘外必先安内”(或向日本帝国主义妥协投降以赢得“围剿”红军的时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