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 谏太宗十思疏 分层作业 一、单选题: 1.下列对《谏太宗十思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文章第1段以“固本思源”为喻,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 B. 第2段用“载舟覆舟”设喻,将君与民的关系比作水与舟的关系,切中要害,振聋发聩。 C. 第3段提出了“十思”,作者理想的政治境界是“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 D. 全文以论述为主,对同一个问题,往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剖析。文章除第1段外,都是如此,这样说理更加透彻。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 《答司马谏议书》的作者是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晚年退居江宁,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 “书”是古代特有的一种文体。它以书信的形式,可叙事,可描述,可说明,可议论。如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 C. 垂拱,垂衣拱手,古时比喻统治者在治理天下时,什么事情都不愿做,多用作贬斥帝王庸碌无为。 D. 三驱,据说古代圣贤之君在打猎布网时只设三面而有意网开一面,从而体现圣人的“好生之仁”。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魏徵,唐代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曾任谏议大夫,封郑国公,世称魏郑公。以敢于直谏著称,史以“诤臣”称之。 B.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的一篇奏议。“疏”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论积贮疏》《论贵粟疏》《庄子义疏》中的“疏”即给皇帝的奏议。 C. 唐代的奏疏,习惯上都用骈文写,这篇奏疏却突破了骈体的束缚,纯用散文写成,但因内容充实,言之有物,仍不失为一篇佳作。 D. 这篇文章活用了很多成语,如“居安思危”“载舟覆舟”“善始善终”“择善而从”等,其目的是为了表明文章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4.对下列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自牧:加强自身修养。 B. 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忠:忠诚的人。 C. 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 简能:选拔有才能的人。 D. 劳神苦思,代下司职 司职:管理职事。 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B. 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C.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D. 总此十思,弘兹九德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皆不能以此道求荣,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实为可笑。 贪人不解爱财也,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仪休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诗》云:“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固非谬言也。昔秦惠王欲伐蜀,不知其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汉大司农田延年赃贿三千万,事觉自死。如此之流,何可胜记! 卿等若能小心奉法,常如朕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宁,自身常得欢乐。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此言可为深诫。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 古人云:“鸟栖于林,犹恐其不高,复巢于木末;鱼藏于水,犹恐其不深,复穴于窟下。然而为人所获者,皆由贪饵故也。”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禄,当须履忠正,蹈公清,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