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17275

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3.1 认识声现象 课件(共38张PPT)

日期:2025-04-2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27601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教科,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认识
  • cover
(课件网) 物理 教科版(2024) 八年级上册 1.通过体验和观察发声物体,概括出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 生的. 2.通过观察实验及生活中的实例,知道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知道声具有能量. 3.知道声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4.能简单解释自然界及生活中的一些声现象. 1.探究声产生的原因 ( 归纳推理) 观察 体验 分析 _____ (1)拨动张紧的橡皮筋,橡皮筋振 动,发出“嗡~嗡~”的声音. (2)橡皮筋停止振动后,发声停止 橡皮筋 振动发 声 观察 体验 分析 _____ (1)发声的时候用手摸喉头,发现 喉头在振动. (2)不发声的时候用手摸喉头,感 觉不到喉头的振动 喉头 (声 带)振 动发声 观察 体验 分析 _____ 将一个乒乓球吊在小音箱的扬声器 前. (1)扬声器播放音乐时,看到乒乓 球随音乐跳动. (2)关闭音箱停止播放,乒乓球停 止跳动 扬声器 振动发 声 观察 体验 分析 _____ (1)吹响口哨的时候,能感觉到气 流激荡(振动). (2)停止吹气,气流停止,口哨声 停止 空气振 动发声 归纳总结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教材深挖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时,发声也停止, 注意发声停止不是“声音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代表物体 不再发声,但物体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然要传播一段距离. 2.声源 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作声源. 只有正在振动发声的物体才能叫作声源.一个能 够发声但没有发声的物体不能称为声源. 典例1 [ 成都期末 ] 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课余 时间做了以下两个实验探究: (1)如图甲所示,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屑,敲一下鼓面, 听到鼓声的同时会观察到纸屑_____.这一现象说明,发 声的物体在_____,将被敲响的鼓面用手按住,鼓声会 消失,这是因为_____. 跳动 振动 振动停止 [解析]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鼓面振动会引起鼓面上 纸屑的跳动,反过来,纸屑的跳动说明鼓面在振动,如果 用手按住鼓面,鼓面的振动会停止,所以声音会消失. (2)如图乙所示,小华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 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振动,为了明显地看 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 _____. 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其他轻小物体) 1.声音的传播形式———声波 (1)实验演示:模拟声音的传播 如图所示,将若干个乒乓球一个挨一个 地吊在小音箱的扬声器前,扬声器播放 音乐时,会看到若干个乒乓球依次随音 乐跳动.声音也是以类似的方式传播的. (2)声波 如图所示,用槌击鼓,鼓面振动.当鼓面向右 侧运动时,压缩了右侧的空气,该处空气变 密;而当鼓面向左侧运动时,右侧空气又变 疏.这样空气中就形成了密疏相间的波动,以 鼓面为中心,向远处扩展,向四周传播.这样的振动传播 的过程形成了声波. 2.声音是怎样向远处传播的 (1)把一部手机放入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 用另一部手机对它呼叫,可以听到钟罩内手 机发出的铃声.用抽气机从钟罩内往外抽气, 随着钟罩内空气越来越少,听到的声音越来 越小,最后几乎听不见;停止抽气,让空气重新进入钟 罩内,随着空气越来越多,听到的声音又越来越大. 推理可知:声波必须借助某种物质才能传播,真空不能 传声. (2)能够传播声波的物质,我们称为声的介质. 教材深挖 真空铃实验中漏声的原因 不管怎样向外抽玻璃钟罩内的空气,都不能使其达到真 空状态,总还会有少量气体可以传声,另外,不管用什 么方法固定手机,手机总能通过与其接触的物体传出声 音,所以离实验装置很近的同学还是能听到微弱的铃声, 但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声音传播的介质 情境 现象 分析 _____ 一同学轻敲桌子一端,另一 同学把耳朵贴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