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的概述》 学校名称 执教老师 涉及学科 思想政治 教学对象 高二 教材版本 人教社2020年7月第1版 课时数 1课时 一、案例设计背景与目的 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逻辑与思维模块更加强调探究过程,在遵循逻辑思维规律的基础上,学会观察和理解社会,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2023年是“消费提振年”,面临经济下行态势,为进一步促进消费,广东省发放千万消费券来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鼓励消费者购买商品,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如何提供高质量商品成为重要议题,在优结构、促消费的时代背景下,从逻辑思维层面探究商品的概念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商品”作为逻辑起点,进行剩余价值理论的论述,概念无疑是整个逻辑思维理论中的重要起点,因此,选择“商品”概念进行教学遵循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极具理论意义。 但中学教学应更符合高中学生的思维层次和知识水平,所以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情景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性极强的概念知识,并且运用探究活动的方式,在问题链的推进下,由浅入深,把握复杂的思维规则,运用智能平板和智慧课堂网络学习空间,更能从深层次了解学生所思、所需,从而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教学理念(如基于问题的学习、个性化学习、探究性教学、分层教学等) 1. 个性化学习。课前,学生通过平板推送的学习资料完成自主学习,依据微课视频率先了解“商品”概念,依据电子学案在平板上自主绘图、举例并提交;教师通过网络空间反馈、点评每个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把握学生学情、调整教学侧重点、突出讲解易错点,增强课堂实效性。 2. 议题式学习。以“商品”概念为逻辑起点,围绕总议题“如何准确把握概念”进行教学,在议题一中:从“商品”出发理解概念的含义,在议题二中:从“商品是什么、有哪些”掌握概念的特征。 3. 探究性教学。在大议题之下,设计多个探究活动,知识层次层层递进,在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同时,由浅入深掌握知识。探究活动一:尝试给“商品”下定义,从而认识商品,理解概念;探究活动二:辨别“买一送一”虚假广告,从而区分语词,明辨是非;探究活动三:欢乐六一,感悟特征,从而明晰概念内涵和外延;拓展探究:逛逛超市,学以致用,运用逻辑思维探索世界、认识世界。 三、教材与教学内容分析(划分知识点) 本课选自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教学内容为第四课《准确把握概念》的第一框《概念的概述》。 从全书整体结构来看,第一单元对思维、逻辑思维与科学思维的概括性介绍,也是全书的逻辑起点;第二单元主要阐述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第三单元阐述辩证思维的方法;第四单元阐述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整体逻辑呈现总-分结构,而第二单元作为分论的第一个模块,具有基础性、起点性的重要作用。 立足于大单元,第二单元围绕抽象思维的三种基本形式进行教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概念、正确运用判断,以及有效进行演绎推理,可信地进行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而第四课是第二单元的逻辑起点,概念构成判断,判断构成推理,学习第四课第一框的知识,犹如建房子时的地基工程,需要知识的深度与厚度。 立足于第四课,第一框《概念的概述》对概念进行了概括性介绍,本框包括知识点: 1.知道概念的含义,即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2.总结概念与语词间的关系,区分一词多义和多词一义; 3.理解概念的基本特征,即内涵与外延,概念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 4.结合典型事例辨别不同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区分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及其内在分类。 四、教学目标(三维目标分类或学科核心素养分类) 新课程标准:知道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理解任何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