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19611

初中信息技术粤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课本第二章程序设计初步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9-22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5次 大小:51632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信息技术,初中,教版,八年级,课本,第二章
  • cover
《 程序设计初步--Python 大单元学历案设计》 学校名称 执教老师 涉及学科 信息科技 教学对象 八年级 教材版本 粤教版初中第二册 课时数 10 学时 一、案例设计背景与目的 随着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的应用,信息科技课程的教学设计由零散的、局部的知识点教学,向着综合、全面的大单元教学转变,围绕某一个主题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已成为当前学科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现时的信息技术课本中《程序设计初步》单元中程序例子众多,但是缺少统一主题,容易产生知识碎片化问题。教师需要围绕主题组织教学,才能揭示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大单元教学设计要对知识进行整合,也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的空间。教师要敢于给学生自主解决挑战性问题的机会,使其对知识间联系的认知更加紧密。 课堂教学主要突显“学科教学如何育人”,学科学历案包括学习主题、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学习过程、检测与作业、学后反思等六个要素,各要素体现以一个主题的学 习,以“何以学会”为中心,以形成评价为导向,分解目标达成的过程,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或有指导性的学习提供清晰的思路。学历案不仅关注学什么,还要关注怎么学,何以学会;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关注学习过程,让学生以正确的方式、正确的过程进入 “在学习”状态,实现“真学习”。这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探寻有效课堂真正内涵。 在使用学历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几个问题:1、无法适时发送不同类型的学习资料会直接影响课堂效率。发送的自主学习资料类型不同,有 word 文件、图片和视频等,如何整合在一起,如何分阶段发送给学生,这些都影响课堂效率;2、学生不一定主动看学习资料,课堂上老师难以监测到每一个学生;3、教师难以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目前要检测知识层面的任务完成效果,使用较多的是“易学”测试。“易学”测试发布后,学生会专注于完成测试题,忽略学习过程,如何让学生按设计的节奏一步一步完成学习再做题?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不一,如何能让学生自己决定学习进度?4、课后学生难以及时看到作业反馈并订正。目前要检测技能层面的任务完成效果,使用最多的是课中或者课后收集学生提交的程序作业。作业提交后,老师检查作业需要时间,学生完成作业也需要时间,学生收到老师反馈的问题时已经过了一周,怎么让学生课后也能修改作业,巩固学习效果以及延续上节课的学习兴趣?5、课堂上难以快速收集到学生的讨论信息以及课后评价。 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在本次大单元学历案的教学设计中使用了 UMU 平台。学历案中的活动环节均在该平台上的学习小节中完成即可。UMU 平台中的学习小节可以整合文档、PPT 以及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料;在学习环节中使用闯关模式,学生必须完成一个环节的学习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老师在后台也能看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 UMU 的考试模式可以对学生每个人实现时间和次数控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进度完成测试,也能看到其他同学的完成情况;UMU 的作业提交设计简单,学生在课后只要登录 UMU 网站,就可以继续修改作业,也能看到其他同学提交的作业;老师在 UMU 平台上也能看到作业提交情况,方便老师脱离网络室环境也能及时掌握课后学生情况,便于批改作业; UMU 平台具有讨论及评价环节,能即时收集学生留言的关键字并展示在大屏幕上,学生对这种即时效果很感兴趣,这种发言模式也能带动不善表达的学生参与讨论,评价的结果即时收集并统计。 二、教学理念(如基于问题的学习、个性化学习、探究性教学、分层教学等) 任务式驱动教学。教师在 UMU 平台的课程中布置好每节课的学习环节,以体验程序引出任务问题为导入;学生通过平台的讨论环节发言,教师引导分析问题;学生通过平台的自主探究环节获取学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