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2524

四、中国著名音乐家年表课件

日期:2025-11-16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500462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中国,著名,音乐家,年表,课件
  • cover
课件115张PPT。中外音乐名人介绍2015.6XXX学校 XXX1中国著名音乐家———阿炳 阿炳,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留存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六首。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8月17日)阿炳出生在无锡雷尊殿旁“一和山房”。后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其父华清和为无锡城中三清殿道观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擅长道教音乐。华彦钧4岁时丧母,由同族婶母抚养。8岁随父在雷尊殿当小道士。开始在私塾读了3年书,后从父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12岁已能演奏多种乐器,并经常参加拜忏、诵经、奏乐等活动。18岁时被无锡道教音乐界誉为演奏能手。   25岁时父亲去世,他继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后因交友不慎,沾染上恶习,34岁时双目先后失明。为谋生计,他身背二胡,走上街头,自编自唱,说唱新闻,沦为街头艺人。40岁时,与寡妇催弟同居。每天下午在崇安寺三万昌茶馆门前围场演唱。他敢于切中时弊,抨击社会黑暗,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吸引听众。一二八事变发生后,他又编唱《十九路军在上海英勇抗击敌寇》的新闻,并用二胡演奏《义勇军进行曲》。在抵制日货的运动中,他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激发人们的爱国热忱。他的许多新闻唱出了群众的心声,深得一般市民的喜爱。每天晚上还走街串巷,手操二胡,边走边拉,声调感人。蜚声国际乐坛的《二泉映月》,就是这一时期创作的。日军侵占无锡后,阿炳和催弟一同到双方老家避难。不久赴上海,在昆曲班仙霓社担任琴师,弹奏三弦,并在电影《七重天》中担任表演群众角色盲人。这时他创作的《听松》,是一首气魄豪迈、情感充沛的二胡独奏曲,倾吐着不愿当亡国奴的爱国主义热情。民国28年重返锡城,再操旧业。他每天上午去茶馆搜集各种新闻,回来构思创作,下午在崇安寺茶馆门前演唱;夜间在街上拉着二胡,演奏他创作的《寒春风曲》。他的琴艺十分高超,可将琵琶放置在头顶上弹奏,还可以用二胡模仿男女老少说话、叹息、欢笑以及鸡鸣狗叫的声音。抗日战争胜利后,曾禁止他在崇安寺的固定场所说唱新闻。民国36年,他肺病发作,卧床吐血,从此不再上街卖艺,在家以修理胡琴为业,艰难度日,度日如年。   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等乐曲获得新生。1950年暑期,中央音乐学院师生为了发掘、研究和保存民间音乐,委托杨荫浏教授等专程到无锡为他录制《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3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3首琵琶曲。 阿炳生平阿炳主要作品阿炳一生共创作200多首民间乐曲。留存至今的只有: 二胡曲 《二泉映月》《听松》 《寒春风曲》 琵琶曲 《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听松》,又名《听宋》,是中国民间音乐家阿炳创作的二胡独奏曲。其内容似乎是描写宋代伟大的爱国将领岳飞。乐曲通过松涛借物咏怀,在赞颂民族英雄岳飞军威的同时,倾注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和坚定自信的意志,歌颂了中国人民青松般高洁的民族气节,钢铁般坚强的斗争意志和战胜敌人的英雄气概。全曲气魄豪迈,刚劲有力,堪称音乐珍品。阿炳音乐作品所体现的思想内涵 就《二泉映月》而言 《二泉映月》便是阿炳在双目失明后,流落街头,以卖艺为生之时创作的,作品的旋律委婉流畅、跌宕起伏、意境深邃。流露出如泣如诉、如悲似怒的情调及对光明和理想境界的憧憬,表现了一个经历旧中国生活坎坷和磨难的流浪艺人的感受和倔强不屈的性格。从中可以体会作者阿炳在黑暗的旧社会追求光明、乐观向上的可贵精神。 思想感情: 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的精神。 2中国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