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物理观念: (1)能描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知道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了解虚像的概念以及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2.科学思维: (1)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3.科学探究: 通过实验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形成猜想与假设,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重点: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难点:确定像的位置,虚像的概念。 趣味导入 教师演示实验:向一个烧杯中“点燃”的蜡烛浇水,水淹没了蜡烛,但“烛焰”没有熄灭,这是为什么? 师:转过平面镜让学生明白,原来刚才的蜡烛是前面的蜡烛在平面镜中的像,向像浇水火焰当然不会熄灭。这就是平面镜带给我们的神奇,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来探究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 任务一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教师展示我们生活中常用的镜子,并看看我们在镜子中的样子,观察镜子的表面。 我们将表面平而光滑的镜子叫做平面镜。 二、平面镜成像 1.提出问题:仔细观察平面镜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1)像在镜子里还是在镜子后? (2)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 (3)像和物体大小有什么关系? (4)像和物体的左、右有什么关系? (5)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 2.学生进行猜想: 像和物的大小可能相等,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相等。 师:如何确定平面镜中像的位置和大小? 教师介绍方法:等效替代法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1)用等大的“小人”B放到镜后并移动,把它放在镜前“小人”A的像的位置。 (2)观察并比较A的像与B的大小。 (3)物体A放在整数格的位置上,用B确定像位置,分别测出两个“小人”与镜面的距离,并记入表格。 实验次数 1 2 3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4.学生利用所给实验器材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器材:两个塑料小人、纸、玻璃、尺 教师巡回辅导。 5.分析、讨论、归纳结论: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即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6.交流与评估 实验操作中有什么不足之处?各组的探究结果是否相同? 任务二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1.人眼是怎样确定物体的? 2.人眼是怎样看见平面镜中的像的? 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相交而成的,所以是虚像。 任务三 平面镜的应用与危害 1.应用于日常生活,用来成像。 图片展示:古代妇女对着铜镜梳妆;利用平面镜扩大视野 2.改变光传播的方向。 图片:牙医借助平面镜看清牙齿的背面 视频播放:潜望镜观察水面上的情况 3.平面镜若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图片展示。 4.拓展应用:凸面镜与凹面镜。 视频播放凸面镜与凹面镜的应用,了解凸面镜,凹面镜和“哈哈镜”。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知道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解了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节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平面镜成像特点:正立的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即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2.平面镜的应用: (1)改变光路。 (2)成像。 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是重点,如何让学生确定像的位置,需要老师引导。平面镜成像的应用是同学们的兴趣所在,通过播放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