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230257

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日期:2024-09-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926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陕西省,9月,答案,试题,语文,学期
  • cover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如何突破万有引力进入无垠太空是一个难题,但是都已经进入太空了,出舱岂不是应该像走出家门一样简单吗?这可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虽然每一位航天员都经过了专业的训练,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毋庸置疑。每一次出舱,都是需要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以及任务的圆满完成,因此两个“窗口”是考量的重要因素,分别是“宏观时间窗口”和“具体出舱时间窗口”。具体出舱时间窗口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呢?那就离不开能源约束、空间环境、气象条件、天地作息这四大要素: 其一是能源约束,天和核心舱单舱飞行期间以及核心舱与问天实验舱一字构型飞行期间,为了不妨碍机械臂工作,太阳帆板暂时停止跟随太阳转动,需在合适的太阳入射角范围内,才能保障能源供应,因而对出舱活动窗口选择产生了约束。 其二是空间环境,根据南大西洋异常区特点以及我国舱外航天服屏蔽能力实际,结合太阳质子事件和地磁暴发生概率预测结果,避开空间天气事件,并进一步根据空间站组合体运行轨道,对出舱活动窗口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其三是气象条件,太空中的出舱任务能否圆满完成,与地球上的气象因素也有着巨大的关系,因为出舱活动期间,控制中心和航天员之间由中继卫星提供测控通信支持,由于中继传输数据量很大,需要避免在传输过程中受到雨衰影响导致天地通信受到干扰。 其四是天地作息,空间站约每90分钟就会经历一轮“日夜交替”为了保障航天员处于饱满的精神状态,最好选择北京时间的白天进行出舱活动。 (摘编自数字北京科学中心《问:让航天员完成一次太空漫步,总共分几步?》) 材料二: 2024年3月2日13时32分,经过约8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七号三名航天员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地球是人类的生命摇篮,当人类走出摇篮,又将如何保障自己的生存呢?中国航天人又利用了哪些黑科技来保障3名航天员的“荒野求生”顺利进行呢? 人类有各种各样的载人航天计划,形式和任务都不一致,但是这些计划都会面临一个基础问题:人类如何实现在太空中生存?太空扔给人类的可是一道“致命题”。太空中的环境极为恶劣,一旦脱离了地球引力和磁场,微重力和辐射将是航天员面临的大麻烦。微重力会使得航天员的体液积聚在头部,这可能导致视力问题。真空环境无法提供氧气,还有大量的射线。试验表明,长期空间辐射会损害动物的认知功能,若想在太空的极端环境生存下去,首先要有一个密闭舱系统,这个密闭舱系统要能够很好地防辐射,并在里面制造一个适合的空气压力。 有了基础的环境保障之后,人类的生存还缺少一定的物质,并且人类生存还会产生一定的废物,需要物质条件保障系统把产生的废物进行有效的处理。目前,中国采用的固体废物循环利用方式是把植物中不可食用的部分和人体及动物排泄物进行混合,让好氧生物发酵,保证系统的物质平衡。 每个人的价值排序都不同,但是在面临生存问题的时候,大家首先会想到氧气,没有氧气便无法呼吸。再就是水,缺失了水,人类也无法长时间存活。接下来是食物,科学家以成年男性为例,计算了一名航天员在太空待1年所需要的物资重量大概是6吨,如果只考虑从地球携带这些物资,不仅要面临高额的成本和技术难题,而且对航天员的生命也是一种严重威胁。因此只能原位循环再生,这就需要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 地球生物圈有一个物质循环,这使地球上的生物可以一直循环再生。人类去到太空,可以参考地球的生态系统,在空间站内构建一个生态系统。但与地球自然的生态系统不同,生物再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