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 一、课前思考 1.关于设计方向的思考。《数学课程标准(2011)》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本节课的设计与教学应当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关于“数”的思考。众所周知,在数字化的现代社会,数是人们表达、交流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数的应用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表示数量,具有大小并可以进行运算;二是表示编码,没有大小和运算功能。本节内容让学生学习运用数字进行编码,用于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属于数的应用的第二种情况,重点应让学生了解数字在编码中所表示的具体含义,体验编码中的一些规则和方法。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编码》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数学好玩”的第二课,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数”有了较深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进一步认识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本节课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认识“数”,能够较好拓展学生关于数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后续学习统计方面的内容奠定基础,因此本节课非常重要。 破案推理素材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学习素材,本课以模拟破案的情境展开对编码的学习,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编码规则非常丰富,本课运用了“举一反三”思路,先通过创设“破案”的情境,以身份证和银行卡为例,探索数字在编码中的应用,了解编码的一 些规则、方法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反三”,尝试编制学号,自主探索编码的一些规则,交流生活中的例子,进一步体会编码在日常生活的广泛应用,感受编码在表达与交流中的简明和科学。 (二)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所学习的数都表示数量,具有大小并可以进行运算,而本节课所学的“数”表示编码,没有大小和运算功能。这与学生的现有认知会产生一定的冲突,学生接受起来会有些困难。另外,学生平时对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很少关注,对其数字代表的意义也了解得不多,因此我们需要给他们一个学习的途径和方法。经调查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案件推理具有极大的兴趣,因此本课将以此为出发点,以“破案”为任务驱动,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三、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了解编码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 2.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在编码中所表示的具体含义,体验编码中的一些规则和方法,会运用数描述某些事物的特征,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逐步建立数感。 3.在利用编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究欲望,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四、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探索身份证编码的特点,体验编码中的一些规则和方法。 【学习难点】在利用编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编码的合理性、规范性。 五、学习路径 六、教学流程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可以参与运算,除此之外,数还可以用来编码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编码的奥秘!出示课题:编码 (二)新知探究 1.提出问题 师:警察在侦查一起案件的过程中,锁定了 5 个犯罪嫌疑人,以下是他们的信息。(出示情境图的第一部分) 图 1 师:认真观察,都看懂了什么? 预设 1:我发现了有三个嫌疑人出生于 1972 年,一个犯罪嫌疑人出生于 1970 年,还有一个出生于 1983 年。 预设 2:我还发现了每个人持有哪家银行卡。师:根据这些信息能确定谁是真正的罪犯吗?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