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31206

第17讲 第十三章 探究简单电路-章末总结(含答案)(沪粤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学与练(沪粤版)

日期:2025-11-1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9次 大小:38662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同步,一册,物理,九年级,学年,2024-2025
    第 17 讲 第十三章 探究简单电路 章末总结 目标导航 课程要求 课标解读 1.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摩擦起电,知道自然 本章是电学的开篇,也是后面学习欧姆定律、电功和电 界中只有两种电荷,认识电荷间相互作用 功率的基础。 的规律; 2.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和两种基本的连接 本章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电现象和电路的 方式及电路的三种状态; 组成及连接方式;第二部分是电流和电流表及串、并联 3.学会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将实 电路中的电流规律;第三部分是电压和电压表及串、并 物电路与电路图相互转化; 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其中,电流和电压是本章教学的重 4.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点,它们是电学中的两个基本物理量,电流表和电压表 5.会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规 的使用是本章教学的难点。 律,并能根据实验归纳结论。 知识精讲 结 知识点 01 两种电荷 1.电荷: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说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荷。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3.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4.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5.电荷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6.验电器: (1)验电器的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看是否可以吸引轻小物体;通过验电器;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即学即练 1】验电器可以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其结构如图所示,当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验电 器的金属小球时,金属箔片会张开。请用金属小球所学物理知识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 (1)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玻璃棒_____(得到/失去)电子而金属片带上正电荷。 (2)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箔片带上了_____(正/负)电荷,因_____而张开。 (3)本实验还可说明金属具有良好的_____(填物理属性)。 【答案】失去 正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导电性 【解析】(1)[1]通常物体对外不显电性,电子带负电,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玻璃棒由于失去电子而带上 正电荷。 (2)[2][3]当带正电的玻璃棒与金属球接触时,正电荷就会通过金属球、金属杆转移到两片金属箔上。两片 金属箔因为带上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3)[4]电荷可以通过金属球、金属杆转移,说明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知识点 02 电路及电路的连接方式 1.电路的构成:电源、用电器,再加上导线,往往还有开关,组成了电流可以流过的路径———电路。 2.三种电路: (1)通路:接通的电路。 (2)开路:断开的电路。 (3)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引起导线的绝缘皮燃烧,很容易引起火灾。 3.电路图: (1)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电路图。 (2)常见的元件及其符号: (3)画电路图应注意的问题: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整个电路图最好呈 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横平竖直。电路图中导线没有长短之分的原则。 4.电路的连接方式:   串联 并联 定义 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 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断开所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 特征 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 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开关作用 控制整个电路 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     制该支路。 电路图 实例 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 家庭中各用电器、各路灯。 【即学即练 2】我校采用的智能门禁管理系统,寄宿生向班主任申请出校后,班主任通过手机内的 APP授权 通过相当于闭合开关 S1,学生到达校门口时只要再刷一下校园卡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