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33034

15《固体、液体和气体》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8次 大小:492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固体、液体和气体,教学设计
  • cover
《固体、液体和气体》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固体、液体和气体》是青岛版六三学制三年级上册《物体的形态》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课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让学生认识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明确了它们的概念,并让学生体验到交流合作的快乐及尊重实验中观察到的事实根据。 【学生分析】 生活中有多种多样的物体,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与物质状态有关的感性知识,对固体、液体和气体这些词汇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课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三种状态物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概念,能区分固体、液体和气体。 知道固体有确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 知道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科学探究目标: 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具体现象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会做对比观察实验,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结果。 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愿意合作与交流,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愉快。 2.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初步了解所学的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多种方法探究三种常见物质状态的特性。 2.能运用多种方法探究三种常见物质状态的特性并得出结论。 【器材准备】 教师准备:木块、螺母、石块、装有水的玻璃杯、形状不同的瓶子、袋装醋、袋装奶、水槽、实验记录单、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准备:橡皮、课本、墨水瓶、装有空气的塑料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PPT 1 出示] 固体、液体和气体 师生谈话:猜一猜,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什么好玩的东西? 师从不透明的袋子逐一掏出:橡皮、课本、墨水瓶放在课桌上。 [PPT 2出示] 提出问题:橡皮、课本能直接放在课桌上,墨水为什么要装在瓶子里才能放在桌子上呢? 学生思考并交流,导入新课 【板书:固体、液体和气体】 [PPT 3出示] 活动准备 自主探究 [PPT 4出示] 活动一 识别固体、液体和气体。 1.实验指导。 (1)[PPT 4出示]我们先认识实验台都有哪些物体:石块、螺母、木块、牛奶、水、醋、塑料袋装空气、玻璃杯等。 (2)小组研讨:如何对这些物体实验? (3)[PPT 5出示]汇报交流:摸一摸、捏一捏、倒一倒、压一压等方法。 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巡视时加强对学生操作方法的指导,并提醒学生做好记录。 实验记录单(一) 物品名称 探究方法 我的发现 石块 木块 螺母 水 牛奶 醋 装满空气塑料袋 3.交流汇报。 [PPT 6出示] [PPT 7出示] [PPT 8出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汇报,教师注意引导和评价。 [PPT 9出示]学生根据三类物体会不会流动的特点得出结论:物体有三种状态:像水、牛奶、醋这样,可以流动的物体称为液体;像石头、木块、螺母这样,不能流动的物体称为固体;像空气这样能在空中向四面八方流动的物体称为气体。 4.练习:帮物体找家,把序号填到对应的家。 A.课本 B.牛奶 C.空气 D.酒精 E.橡皮 气体的家 固体的家 液体的家 5.小结评价。 对学生探究的过程进行评价,对优秀的小组进行表扬,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提升探究水平。 [PPT 10出示] 活动二 探究固体的形状 1.师引导探究固体的形状。 (1)教师出示木块,让学生观察什么形状?填写记录单(二)。 (2)教师出示乒乓球,让学生观察什么形状?填写记录单(二)。 (3)教师出示不规则石头,让学生观察什么形状?填写记录单(二)。 实验记录单(二) 物品名称 探究方法 观察到形状 木块 摸一摸,看一看 乒乓球 摸一摸,看一看 不规则石头 摸一摸,看一看 我的发现 (4)你有什么发现吗?小组交流。 (5)[PPT 11出示]师生小结:石块等固体有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