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35370

第10课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4-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4次 大小:172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0课,阿长,山海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
  • cover
七下10阿长与<山海经>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阿长与<山海经>》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围绕“小人物”,培养学生熟读精思的能力。 本文体裁:回忆性散文。回忆性散文,通常存在双重叙述视角:当时的“我”和回忆时的“我”。对双重叙述视角予以充分关注,可以帮助学生有效进行文本细读,深入理解作者情感。统编教材选入的回忆性散文中有很多篇也都有涉及双重视角,本文课后题也有设置。 因此,本节课从这一点切入,引导学生体会双重叙述视角的妙处,理解作者复杂情感;并采用对比阅读,除课内对比外,还联系上学期《秋天的怀念》等,和鲁迅《朝花夕拾》中另一个“小人物”衍太太,实现多文本教学,旨在同中求法,异中悟情,引导学生习得回忆性散文的一种阅读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1.借助双重视角,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体会双重视角的魅力; 2.通过对比阅读,掌握一种阅读回忆性散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 借助双重视角,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体会双重视角的魅力。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阅读,掌握一种阅读回忆性散文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长妈妈及她与《山海经》的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理解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厚感情。 二、知识铺垫 1.什么是双重叙述视角? 读27、28段,“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的,最为心爱的宝书。”“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思考:同一本《山海经》,明明是“十分粗拙的本子”,为什么是“宝书”呢? 提示:关注提示词“现在”。 明确: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作者将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彼此交错转换。“宝书”,是“童年的我”的感受;“十分粗拙的本子”是写作时“成年的我”的回忆。这就是双重叙述视角。双重叙述视角是回忆性散文的典型特点。 2.两种视角有何不同? 屏显:因不同时期的“我”在阅历、情感等各方面都有很大不同,自然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感受也不同。所以两种视角立场不同,一个是站在写作时成人的立场,一个是站在童年的感受立场。 3.速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是“写作时的回忆”?哪些是“童年的感受”? 教师点拨:我们可以从标志性词语、在文中的位置、表达的内容三方面来识别两种视角。 三、课堂活动 活动一:梳理“童年的我”情感态度的变化,感受童年视角的真实性和趣味性。 1.为什么说《山海经》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 生1:因为那是“我”小时候渴慕已久、念念不忘的一本书,书上还有绘图。 生2:25、26段。因为是没文化的长妈妈买来的,让我震惊,让我感激,并有了敬意。 2.这种“敬意”是一直存在的吗?用自己的方式梳理“童年的我”对阿长情感态度的变化及原因。(同桌交流) 生1:我们是用折线图的形式梳理的。从不大佩服到空前的敬意再到憎恶厌恨,最后产生新的敬意。这样整理,感情的起伏变化一目了然。 教师归纳:前面所有的情感变化,都是为这最后的敬意和感激做铺垫的,用了欲扬先抑手法。童年视角的叙述更真实表现了当时自己的感受。 3.哪一个片段你印象最深刻呢? 生1:阿长竖起第二个手指“切切察察”的情景。好像村里那些说闲话的妇女。 生2:摆成“大”字的睡相。读了让人忍俊不禁。小时候的鲁迅还遭过这样的罪呢。 生3:讲长毛故事时。说到长毛砍了门房的头还掳小孩子,我不但不怕还说阿长是最安全了,“既不做门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的不好看”,脖子上还有疤。哪有人这样说别人的? ...... 教师归纳:童年视角的叙述让我们感受到童真童趣。这也是童年视角最大的妙处。 活动二:用成人视角解读作者对阿长的情感,感受回忆时的温情。 1.用成年视角再读童年时候的这些事、这个人,有什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