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236878

2.1 地球与地球仪(第1课时:地球在宇宙中和地球的形状大小)(表格式教学设计)-湘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

日期:2024-09-20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13651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地球,地理,七年级,2024,教版,教学设计
  • cover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地球与地球仪》教学设计 课题名 2.1.1地球与地球仪 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综合思维: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会使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培养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人地协调观: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受到科学史的教育,激发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宇宙观、环境观、科学价值观。 地理实践力:学会在生活中观察宇宙变化,了解太空奥秘。 教学重点 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学会利用相关地理现象和数据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难点 学会利用相关地理现象和数据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视频导入:播放《流浪地球》电影片段,吸引学生感受地球与宇宙的关系,产生学习地理课的兴趣。 二、新课讲授 1.探究学习: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教师:晴朗的夜空,我们仰望星空,可以看到很多星星,每颗星星都是宇宙中的一员。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也是宇宙中的一员。讲解宇宙的概念。 【过渡】宇宙那么大,地球在哪儿呢? 学生:积极发表自己对宇宙的看法,并描述地球在太空中的位置。 教师:播放图片和视频《你对太阳系了解多少》,依次讲解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的含义,并帮助学生了解行星、恒星、卫星的概念。 学生:认真观看图片和视频,感受地球在宇宙中的具体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震撼的图片和生动有趣的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浩瀚无垠的宇宙,了解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在宇宙的位置。 【拓展延伸】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教师:播放视频《为什么地球有生物存在?》。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了解地球存在生物的条件。 【自主阅读】《“地心说”和“日心说”》 教师:播放视频《哥白尼和“日心说”》。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体会科学探索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地理知识。 【过渡】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探究学习:地球的形状 (1)最初的猜想 教师:展示“天圆地方”的图片。并播放视频《中国古人的宇宙观》 学生:自主阅读相关内容后,两个人互相讲述大致内容。 后来的推测 教师讲解:通过观察月食现象,因此推测地球也是圆的。 实践证实 教师:展示相关材料,教师提出问题环球航行的是谁?他是哪国人?航行的起止点是哪?按照航行顺序经过了哪些大洋? 学生:自主回答。 教师:总结并播放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感悟科学探索精神。 (4)卫星影像确证 教师讲解:20世纪,人类进入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学生:观看图片,感受地球的形状。 教师提问: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经历了猜想阶段、推测阶段、证实阶段和确证阶段,这个过程给你怎样的启发? 学生思考并回答:科学需要实践来证明。科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科学探究需要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设计意图】启发引导学生思索、观察生活,并且通过对知识点的探究,使学生明白一个真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定论。 知识拓展: 教师:你还能举出例子,说明地球是球体吗?(让学生形成开放型思维) 学生:自主回答。 教师指导:海岸观船,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登高望远。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小学学过的知识进行讨论探究,形成对知识的系统整合,培养自主归纳和合作探究能力。 【过渡】猜一猜,地球是个正球体吗? 探究学习:地球的大小 教师:展示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数据,提问:图中的地球有2个不同的半径,说明了什么? 学生:对比数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