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染色体 DNA 蛋白质 基因 性状 组成 ? 控 制 DNA是遗传物质 第三章第一节1 学习目标 概述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以及DNA作为遗传物质的证据。 通过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分析,尝试寻找证据解释现象,学会运用证据解释现象的科学思维方法。 在实验分析中,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认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20世纪中叶,遗传的科学问题和肺炎的医疗问题合力揭示了基因的物质基础。 而核酸检测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命运的齿轮就此转动! 活动1:活体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分析———格里菲思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格里菲思研究肺炎致病性细菌过程中,分析不同类型病例分布后推测不同型的肺炎链球菌可能会转化,之后设计了“活体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阅读教材49页图3-1,讨论以下问题并回答: 1.第①组、第②组的对照实验说明了什么? 2.第①组、第③组的对照实验说明了什么? 3.实验假设是什么?请说明依据。 S型菌有毒,R型菌无毒 加热杀死的S型菌无毒 ① ② ③ ④ S型菌可以让R型菌转化为S型菌。 因为组③做了“死的S+活的R” 而没有做“死的R+活的S” 活动1:活体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分析———格里菲思 5.格里菲思的假设是否成立?依据是什么? 6.实验中用到了哪些技术? 假设成立。因为④的小鼠死亡 细菌培养技术 细菌分型技术 ① ② ③ ④ 小鼠是否致病死亡 4.实验中因变量的观测指标是什么?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格里菲思研究肺炎致病性细菌过程中,分析不同类型病例分布后推测不同型的肺炎链球菌可能会转化,之后设计了“活体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阅读教材49页图3-1,讨论以下问题并回答: 如何确定转化因子? 【研究思路】 分离各种物质,单独看某物质是否具有转化作用 蛋白质 荚膜多糖 DNA 【具体技术】 1.破碎细胞,离心分离各种物质 2.破碎细胞,加酶水解某种物质 请讨论确定转化因子的思路? 【基本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 主要成分 S型肺炎链球菌 活动2:离体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分析———艾弗里等人 主张 证据 推理 请分析教材49-50页图3-2实验并讨论,写下你的主张(结论)是什么?有哪些证据支持你的主张?为什么? DNA是转化因子 ①②④组R型菌没有转化 ③组R型菌转化 因为加入DNA后发生转化,而不加或用DNA酶降解DNA后,不能实现转化,说明转化过程与DNA高度相关。 ① ② ③ ④ 艾弗里等人 DNA是转化因子 你们DNA里混了蛋白质 遗传物质是蛋白质 某些人 我们用了DNA酶 你们DNA酶里有其他酶 争论 思辨:下列支持DNA或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依据是? 构成蛋白质大分子的氨基酸有20种,可以有无限数量的排列。 DNA是“小分子”,仅4种核苷酸,结构“简单”。 DNA是转化因子 DNA是长链,分子量很大 同一生物的不同体细胞中 DNA 含量相同,而体细胞 DNA 含量是精子 DNA 的两倍 转化物质中蛋白质含量低于 0.02%却仍有 转化活性 DNA纯度越高,转化效率就越高 思辨:下列支持DNA或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依据是? 构成蛋白质大分子的氨基酸有20种,可以有无限数量的排列。 DNA是“小分子”,仅4种核苷酸,结构“简单”。 DNA是转化因子 DNA是长链,分子量很大 同一生物的不同体细胞中 DNA 含量相同,而体细胞 DNA 含量是精子 DNA 的两倍 转化物质中蛋白质含量低于 0.02%却仍有 转化活性 DNA纯度越高,转化效率就越高 小结 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 DNA作为遗传物质的证据 DNA DNA是肺炎链球菌转化中的转化因子 基础训练 P28 D B 基础训练 P29 C B DNA 蛋白质 多糖 DNA酶 不能 遗传变异 把S型菌的DNA和蛋白质等成分分开,单独地去观察它们在细菌转化中的作用 DNA的纯度、受体菌的状态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科学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