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44894

第1课《社戏》教学设计

日期:2024-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160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课,社戏,教学设计
  • cover
《社戏》教案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字词,了解作者。 2. 把握人物特点。 3. 品味细腻优美的语言,体会朴实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抓住细节,品味语言,把握人物特点。 教学难点 品味细腻的景物描写语言,感悟人物纯朴美好的心灵。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感悟戏曲魅力,顺势导入新课———社戏。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篙(gāo) 潺(chán) 蕴藻(yùn zǎo) 惮(dàn) 踱(duó) 归省 (xǐng) 行辈(háng) 凫水(fú) 棹 (zhào) 撺掇(cuān duo) 踊跃 (yuè) (2)释义。 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踊跃:①跳跃。②形容情绪热烈,争先恐后。 弥散:弥漫消散。 自失:(听得出神)忘了自己。 漂渺: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现在写作“缥缈”。 惮:怕,畏惧。 2.了解作家作品。 3.请同学们自选一个角度,概括全文内容,力求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达。提示:可从 时间、事情、怀念童年的原因等方面去思考。 明确 写了“我”童年时随母亲归省平桥村时,去赵庄看戏的事。 三 、研读文本,探究细节 1. 概括课文的第1~10段的主要内容 明确 交代了平桥村是“我”的乐土以及看社戏前的波折。 2.第1~3段写了什么内容 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 写了平桥村是“我”的乐土,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为下文故事的发生、人物的出场 作铺垫。 3.平桥村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作者为什么说“在我是乐土” 明确 作者笔下的平桥村:“离海不远”“偏僻”“临河”“住户不满三十家”,以“种田”“打鱼” 为业,“只有一个杂货店”。 这样一个偏僻不打眼的小村庄,作者说“在我是乐土”,其中“乐土”一词既写出平桥 村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又写出“我”对平桥村的情感。“乐”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我”在这里是公共的客,可以得到优待;(2)可以免读《诗经》之类难懂的书;(3)可以 钓虾、放牛,体验自由快乐的乡间生活。 点拨 民风纯朴的乡村,对一个在封建家庭中生长、受各种规矩束缚的孩子来说,确实是自由 快乐的天堂。这种新鲜有趣、极具魅力的乡间生活是相对于城镇宅院中“我”受的束缚而言 的,为后文人物的出场埋下了伏笔。 4.第1~7段有很多动人的细节。各个细节写了什么内容 请同学们认真品读。 点拨 第4段中“第一盼望的是到赵庄看戏”的“第一”表现了“我”急切渴盼的心理。 明确 第5段“这日期也看看等到了”的“等”字,表现了“我”的心情,写出了“我”漫长 的等待;“急得要哭”,写出了“我”急切的渴盼,第6段甚至想象到小伙伴们看戏的情景。 追问 想象到了什么 又有什么表现 明确 “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明确 不钓虾,东西也少吃。 点拨 作者通过想象、行为描写来写心理,这几种写法值得同学们借鉴。 追问 当等到时心情又是怎样的 明确 等到时,沉重的心忽而轻松了,一哄的出门了,表现了心情的轻松。 …… 教师总结 品读细节,由细节可以体会到文章的妙处: (1)写心情的抑扬,就是文章的波澜,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增加了故事情节的曲折,小说没有曲折就不好看; (3)表现了外祖母、母亲对“我”的关爱和乡亲的友善; (4)双喜出场,小朋友们集体出场。第7段写的这十几个少年,非常重要,没有他们 故事就无法展开; (5)抒写友情,为月下航行与月下偷豆做好铺垫; (6)将少年朋友们巧妙地集聚到“航船”这个“场景”上,表现了一群美好少年的形 象。我们要用读小说的方法来阅读本课。 四 、总结拓展 一篇成功的小说,细节描写是必不可少的。所谓细节,是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 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它是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如果说一篇文章的构架是骨干,那么 细节就是血肉。它是刻画人物形象、推动事件发展、烘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