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47324

第一单元 峥嵘岁月 美术中的历史 第1课 情感表达 课件(18张PPT)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4-11-22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352891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美术,第一,七年级,初中,2024,人教
  • cover
(课件网) 峥嵘岁月-美术中的历史 ———情感表达 七年级上册 新闻热点:2024年的一些国家 俄乌冲突 巴以冲突 一些其他国家动乱图片 2024年的中国,你觉得自己生活在中国幸福吗? 曾经我们国家也经历过战火纷飞的日子,我们能有现在的幸福,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矢志不渝,为中国人们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先辈们的浴血奋战和牺牲,才让我们祖国不再有战争,才有现在的幸福生活。 思考: 1.你知道中国有那些革命英雄? 2.艺术家们可以通过哪一些方式去传承和发扬他们的革命精神。 绘画 雕塑 艺术家通过绘画、雕塑等,遵循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展现革命情怀,凝聚精神伟力,用具有感染力的表现手法歌颂革命精神,美术作品中同时也能表达出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 欣赏作品,体会艺术家如何用艺术创作表达革命情感。 伟大的导师--马克思、恩格斯(雕塑)2015年 吴为山 作品以凝练的雕塑语言表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光辉形象,人物以不同姿态形成了稳定的三角形构图,表现了两位伟大导师坚定的信念和真挚的友谊。 人桥(版画)1948年 古元 艺术不是对生活的照搬照抄,是艺术家通过提炼、加工等手法,通过构图、造型、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念,让作品更能触动人心。 描述:以解放军渡河作战的场景,在炮火中,战士们在冰冷的水中用身体架起人桥,保障队伍前进。 分析:作品以黑色为主,套以红色、绿色,层次分明,疏密得当,造型概括,富有动感。 解释:作品表现出了硝烟四起、火光冲天的战斗场景,映照出解放军战士不畏牺牲、奋勇渡江的精神。 评价:是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革命性的经典之作。 《送别》(油画 靳尚谊) 作品出现那些人物?他们在哪里?你能说出作品中的历史故事吗? 美术作品赏析方法: 1.描述: 2.分析: 3.解释: 4.评价: 1934年10月、江西、中央红军及农民,以中央红军长征为题材 画面通过“母送子”、“妻送夫”、“儿送父”,三组人物造型,凸显深厚的军民鱼水情,生动的刻画出红军长征前与百姓依依惜别的场景。 《送别》是靳尚谊早期油画作品,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表现长征题材的重要作品。 高视点、多人物构图,暗灰色色调。 《送别》(油画 靳尚谊) 画面中有哪些内容? 转站陕北(中国画) 1956年 石鲁 历史背景:1946年,蒋介石单方面撕毁《双十协定》,开始进攻解放区,内战爆发,1947年,党中央告别延安,转战陕北。 转站陕北(中国画) 1956年 石鲁 描述:初生的太阳染红群山,毛泽东置于雄伟壮观的高山之巅,简略的侧影,迎风伫立,面对壮美的黄土高原凝思。 分析: 1.画面运用了高远和深远的构图方法。色调温暖,运用了大量赭石和朱砂。 高远 深远 2.远景运用浓淡相间的墨色,营造出深远辽阔的意境。 3.中景运用人物处于画面视觉中心点,展现出顶天立地的豪迈气魄。 4.近景山体雄伟而结实,笔墨厚重,线条刚劲有力,刚柔对比。 转站陕北(中国画) 1956年 石鲁 解释:作品以连绵不绝、气势磅礴的崇山峻岭,衬托出革命领袖的高瞻远瞩和沉着坚定,寓意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光明的前途。 转站陕北(中国画) 1956年 石鲁 评价:用传统山水画表现了革命历史重大题材,为中国画发展开辟一条道路。 了解《转站陕北》艺术创造过程 分析《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作品如何表达革命情感? 课堂实践:(小组讨论) 画家以浓墨重彩描绘了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山川面貌,表达对祖国雄伟山河和壮丽景色的无限热爱。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中国画)李可染 欣赏一幅革命题材的美术作品,分析其中的蕴含的革命情感。(300字分析) 课后作业 总结 我们通过欣赏和评述,了解艺术家通过不同的创作手法,创造出一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