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8.2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随堂小练 1.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到哪一生物体内,利用其大量生产胰岛素(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大肠杆菌 D.霉菌 2.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改变能源结构,大力推广兴建沼气池。在沼气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甲烷菌 D.根瘤菌 3.关于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下列对应不匹配的是( ) A. 某些真菌———提取抗生素 B. 根瘤菌———固氮 C. 甲烷菌———生产沼气 D. 酵母菌———制作酸奶 4.“福建老酒”是福州的名酒之一,其酿制过程用到的微生物主要是( ) A.青霉菌 B.酵母菌 C.醋酸菌 D.乳酸菌 5.艳艳打算自己发面做包子,发面粉时主要利用的微生物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6.制作馒头用到的微生物主要是( ) A.乳酸菌 B.酵母菌 C.醋酸菌 D.霉菌 7.利用泡菜坛制作泡菜时,既要加盖,还要用水来封口,这样做是为乳酸菌提供( ) A.干燥环境 B.清洁环境 C.黑暗环境 D.缺氧环境 8.发酵食品的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制作啤酒和泡菜所需的菌种分别是( ) A.乳酸菌、青霉菌 B.酵母菌、乳酸菌 C.青霉菌、甲烷菌 D.酵母菌、醋酸菌 9.微生物的应用中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产甲烷细菌产生沼气 B.酵母菌可用作酿酒和发面做馒头 C.苏云金杆菌制成杀虫剂防治害虫 D.乳酸菌制作酸奶、泡菜、酿醋 10.制作泡菜的过程中,应控制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避免对人体产生危害。某兴趣小组研究不同浓度食醋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具体做法为: ①称取等量白菜4份; ②每组均加入等量7%盐水、鲜姜和辣椒; ③加入浓度分别为0、0.3%、0.6%、0.9%的食醋; ④每天测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连续测10天,结果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是_____,它与酵母菌的细胞结构相比,主要是没有成形的_____。 (2)设置食醋浓度为0的组,目的是_____。 (3)随着制作时间增加,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先_____后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 (4)据图中数据分析,当食醋浓度为_____时,抑制作用最强;食醋浓度过高或过低,抑制作用均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 (5)依据本实验的结果,提出一条家庭自制泡菜的建议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大肠杆菌能大量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运用的是转基因技术,把人胰岛素基因注入大肠杆菌体内,可以通过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之所以选择把细菌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原因有两个:首先细菌繁殖较快,基因简单,其次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通过细菌的大量繁殖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故选C。 2.答案:C 解析: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减少环境污染,把人粪尿,其中的很多有机物,在无氧的环境中,产生甲烷,用于照明,是一种清洁的能源。 故选:C。 3.答案:D 解析:A、有的真菌可以生产抗生素,如青霉素就是利用青霉菌生产的。A正确。B、根瘤菌是一种固氮微生物,具有固氮作用。B正确。C、通过甲烷菌的生命活动能够生产沼气。C正确。D、利用乳酸菌能够制作酸奶。D错误。故选:D。 4.答案:B 解析:A.青霉菌发酵产生青霉素,不产生酒精,A错误。 B.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B正确。 C.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不产生酒精,C错误。 D.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不产生酒精,D错误。 故选B。 5.答案:B 解析:A.A是衣藻,衣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这与发面的过程不完全相同。发面主要是利用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来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团变得松软多孔。虽然衣藻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但它并不直接用于发面过程,A不符合题意。 B.酵母菌是面团发酵的主要微生物。它们能够分解面粉中的糖类物质,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