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53959

1.3 地球的圈层结构——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随堂测试(含答案)

日期:2025-04-3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6次 大小:8028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测试,一随,必修,2019,教版,地球
  • cover
1.3 地球的圈层结构———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随堂测试 一、单选题 1.2021年9月27日,在菲律宾沿海地区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100千米。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壳 B.地幔 C.外核 D.内核 2020年4月14日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连续爆发,浓密的火山灰上升至6000米的高空。 2.本次火山喷发,影响到的地球圈层有( ) ①大气圈 ②水圈 ③生物圈 ④岩石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火山灰漫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大影响。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连续而又规则的圈层 C.最活跃且不独自占有空间的圈层 D.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里氏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其后发生6000余震,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下图是“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此次地震震源可能位于( ) A. 内核 B. 外核 C. 古登堡面 D. 地壳 5.为减少地震对人类的影响,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 地震发生前,运用“3S”技术预报地震发生的精准时间 B. 地震发生前,通过地震预警系统及时发布地震预警 C. 地震发生后,及时大规模转移人员至建筑物密集区 D. 地震发生后,立即返回震区进行基础设施恢复重建 6.读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通过固体、液体传播,A的传播只能通过液体 B.B传到F界面时,波速突然下降 C.A和B在D处波速明显减小 D.C,E均为液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 7.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莫霍界面大约位于该地地下( ) A.5Km处 B.17km处 C.33Km处 D.2900Km处 8.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莫霍界面等深度线分布。完成图中M的数值应是( ) A.40 B.42 C.44 D.46 9.下列各地,地壳最厚处在( ) A.华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青藏高原 D.大西洋 10.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7年7月4日12时25分在吉尔吉斯斯坦(39.45°N,73.25°E)发生3.9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幔上部 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天池坐落在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被称为“海拔最高的火山湖”。天池南北长约4400米,东西宽约3370米,其池水的海拔为2189.1米,最深处为373米,平均204米,水面面积9.82平方千米,周长13.1千米。天山也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新生代多成因复合火山。图1为天池(局部)景观图和图2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火山是地球内部炽热的熔融状态的岩浆等物质冲出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山,这些岩浆一般来源于( ) A.④圈层 B.③圈层 C.②圈层 D.①圈层 12.关于图中地球圈层叙述正确的是( ) A.④圈层由不同厚度的岩石组成 B.③圈层地震波横波无法通过 C.④圈层和③圈层合称为岩石圈 D.天池景观体现了3个地球圈层 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太平洋西北部,是世界上最深的地方之一,也是大洋地壳的最薄弱处。此处地壳存在大量裂缝,海水涌入裂缝,并随裂缝到达软流层,之后一部分随火山喷发冲向天空,另一部分沿岩石裂隙上升,渗透到岩石圈成为地下水。这两部分水通过蒸发或蒸腾、水汽输送、大气降水,最后随河流再次进入大海。 13.通过马里亚纳海沟进入地球内部,最后又回到海洋的水,涉及的地球内部圈层数量共有( )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14.水圈和地壳( ) A.都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 B.都是连续的、不规则的圈层 C.水圈大部分水渗透到地壳中 D.独立发展,互不干扰 15.地球内部圈层( ) A.划分依据主要是地震波波速的变化 B.物质运动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 C.软流层物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