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66762

6.1《芣苢》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11-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118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芣苢,教学设计,统编,高中,语文,必修
  • cover
《诗经·芣苢》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反复吟诵,感受诗歌的韵律美、画面美、情感美。 2、传承劳动美的精神内涵,挖掘劳动的当下意义。 3、掌握高质量“连动”和重章叠唱的恰当运用,使之在写作中锦上添花。 教学重难点 1、反复吟诵,感受诗歌的韵律美、画面美、情感美。 2、传承劳动美的精神内涵,挖掘劳动的当下意义。 3、掌握高质量“连动”和重章叠唱的恰当运用,使之在写作中锦上添花。 教学过程 壹:导入新课 有人说,我们躲过了唐诗宋词的风花雪月,却躲不过《诗经》的草木年华。从生活日常到唯美情愫,从生命百态到人生哲理,在《诗经》中均被一一体现。今天我们且随《诗经·芣苢》从质朴的语句中去感悟最真挚的美。 贰:解题 一草一木一世界之芣苢 植物名,即车前草,幼苗嫩叶可以食用,种子和全草可以入药,能利尿、清热、止咳。因为它的种子很多,所以象征多子。在古代家中男人多就代表劳动力多,可以耕更多的田,使得家庭富足,所以多子多福。 叁:反复吟诵,涵泳性情 (一)初见·乍欢,感韵律之美 师生诵读,教师吟唱,学生跟诵 小结:劳动之歌的旋律应是简单优美,不能拖沓,抒情太长,因为它不利于劳动,所以劳动号子一定是短促的,节奏明快的。 (二)再见·惊艳,赏画面之美 这首诗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运用想象,请从景、人、事、心情角度描摹。 学生利用想象描绘,教师总结点评。 课件展示:正如清代方玉润所说: “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笑,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诗经原始》) (三)又见·爱了,品劳动之美 通过《芣苢》我们感知到这是一首劳动的欢歌,但是劳动的过程必然伴随着艰辛。所以《芣苢》让劳动这个名词去艰辛而有欢乐,去阴暗而有明媚,去凡庸而有崇高。 劳动这个这个闪光的名词,不因卑微的汗水而抹黑;劳动,这个朴实的字眼,在咸涩的汗水里浸染而发亮。显然,劳动是生命中坚韧的犁铧,它带着对荆棘杂草耕耘的艰辛,带着对夏暑冬寒承载的渴望,穿越岁月的沧桑风雨,深深嵌入我们的物质层面和精神的深处,充满了力量和智慧。 习总书记寄语:“一切劳动者,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就能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就都能在劳动中发现广阔的天地,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 拓展延伸:劳动的价值和劳动的高尚 新时代的劳动风尚在哪里? 在日夜兼程的钟南山的脚步里;在禾下乘凉梦的袁隆平的稻田里;在运动场上的谷爱凌的纵身一跃中;在太空宇航员的艰难漫步中,还在三高校园永生师傅的辛勤工作中,也在普通学生的奋笔疾书下..... 肆:倾顾·情迷,传艺术之妙 (1)高质量“连动” 思考:这六个动词的顺序能够调换吗? 采—有—掇—捋—袺—襭 明确:只换了六个动词,便把她们采摘芣苢时的连续动作以及由少积多的情况描写出来了。 举例:《最好的我们》毕业视频文字稿 你是涧河之水,潋滟沉静。流光宛转,温柔岁月。遇见你在 “浮金满地”的秋;欣赏你在“沉潜静穆”的冬,惊艳你在“满架蔷薇”的春;留恋你在“叶绿杏垂”的夏。穿过宽阔的操场,歆享丰盛的美食,坐在明窗净几、夏凉冬暖的教室;聆听文字在耳边浅吟低唱。(校园四季,操场,餐厅,教室,) (2)重章叠唱 思考:重章叠唱的艺术手法有何作用?我也可以用吗? 明确:本诗通过反复叠唱,将劳动者的精神和情绪自然地吟唱出来。从节奏、意境、韵味等方面,显示出相当高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诗中完全没有写采芣苢的人,读起来却能够明白地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情绪就在诗歌的音乐节奏中传达出来。 举例:《天地开卷》歌词 时光开卷,人间如诗篇浮现。百年一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