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章 地图 2.2 地形图的判读 学习目标 1.明确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等的含义。 2.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地形部位,判读坡度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等。 3.能够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类型。能够联系实际,说出五种地形类型的地表状况和海拔差异。 4.知道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各自的优缺点,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 重 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 学 习 目 标 目录 壹 等高线地形图 贰 分层设色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 第一章 等高线地形图 1.地面高度的计算 海拔:高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甲海拔为( )米 乙海拔为( )米 1500 500 等高线地形图 1.地面高度的计算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甲乙两地相对高度( )米 1000 等高线地形图 2.等高线地形图 (1)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依次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等高线地形图 2.等高线地形图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每两条相邻等高线的高差称为等高距。 等高距130米-120米=10米 等高距60-50=10 等高线地形图 2.等高线地形图 (3)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作等深线。 等高线地形图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判断地势高低:等高线上的海拔数值越大,地势越高;数值越小,地势越低。 F D 等高线地形图 (2)判断坡度的陡缓: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两条登山路线,哪条登山更省力?为什么? AC 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更省力 等高线地形图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3)判读地形部位 ①山峰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四周向中间逐渐增大。 等高线地形图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3)判读地形部位 ②山脊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等高线地形图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3)判读地形部位 ③山谷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等高线地形图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3)判读地形部位 ④鞍部 两侧的等高线是近似对称的两组山脊线和两组山谷线。 等高线地形图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3)判读地形部位 ⑤陡崖 等高线重叠。 等高线地形图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4)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 ①分别位于两条等高线上的两点的相对高度 两条等高线的海拔差即为两地的相对高度 F D 求D、E两地的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 =300米-200米 =100米 等高线地形图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4)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 ②估算两山峰的相对高度 分别读取或估算每个山峰的海拔,两山峰的海拔差即为其相对高度 F D B山峰的海拔为578米 A山峰的海拔大于500米、小于600米 A、B两山峰的相对高度h =(600-578)米<h<(578-500)米 =22米<h<78米 求A、B两山峰的相对高度 等高线地形图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4)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 ③运用等高距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n-1)d≤h<(n+1)d 其中h表示陡崖的相对高度,d表示等高距,n表示陡崖处重叠的不同等高线的条数 F D 陡崖的相对高度h =(3-1)×100≤h<(3+1)×100米 =200米≤h<400米 求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 等高线地形图 4.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水库库区的选址与布局 在不考虑地质等条件下,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址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集水面积大,库容量大。坝址应选在河流流出山口的最窄处。 等高线地形图 4.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2)宿营地 应选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应避开河谷,以防短时暴雨造成的山洪;应避开陡崖、陡坡,以防崩塌、落石造成伤害。 X、Y、Z、W四地中,最不适合作为宿营地的是哪个?为什么?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