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70268

湘艺版一年级上册第二课 打花巴掌+金鼓槌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0-26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721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金鼓槌,教学设计,鼓槌,艺版,巴掌,打花
    中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课 题 打花巴掌 课 时 1 年 级 一年级 课型 童谣 授课时间 作品分析 “打花巴掌”是北京地区一种传统的儿童游戏,两人一组,边拍手边按节奏念说合辙押韵的顺口溜。《打花巴掌》是一首说唱风格的北京童谣,歌曲旋律简单易学,用词生动活泼,加上地方儿化音的运用,突出了北京儿歌的风格和特点。通过歌曲的学习,孩子们能感受到那种愉快嬉戏的欢乐情景。歌曲采用一段曲式结构,在 G 徵五声调式上陈述,由体现起承转合功能的四个乐句构成。其中,第二乐句运用了合尾式的承接手法。全曲旋律自然、流畅,速度稍慢,说唱结合,表现出小孩子游玩时的愉悦心情。 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和热身,本课的教学内容充分考虑了小学一年级刚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用诙谐、有趣的语言与和谐的音韵,描绘出生动的画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本课两首童谣分别流传于北京、山东地区,以儿童的视角和语言来描述对事物的认识,表达儿童对社会生活现象的观点和感情。两首童谣形式活泼,用词简练,充满孩童的天真、纯朴,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学生通过诵读童谣,学习各种音符和节奏,在游戏中掌握简单创编童谣的方法。 学习目标 1. 在音乐游戏中用自然、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做到吐字清晰、节奏准确。2. 尝试简单创编歌词,发挥想象力,感受创编的乐趣。3. 在音乐活动中,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童谣的魅力。 评价活动内容 活动环节 评价内容 评价要点 律动 跟音乐拍手 创编4小节拍手节奏 学唱 随音乐演唱 快乐的演唱歌曲 创编歌词 创编四、五月的歌词 创编词要押韵 学习重点 在愉快的音乐游戏中学会演唱歌曲《打花巴掌》。 学习难点 歌词的简单创编。 学具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 板书设计 课堂观察与诊断 打花巴掌 教 与 学 设计意图 一、情境创设———拍手游戏导入,感受歌曲的节拍特点1. 教师带领学生随乐拍手,感受24拍的节拍特点及歌曲速度。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请伸出双手,让我们跟着欢快的音乐来拍一拍。(播放音乐《打花巴掌》)2. 随乐与同伴对拍。师:我们不仅可以自己拍,还可以与同伴一起拍,你们瞧!(播放学生互动视频)师:你也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一起来玩哦!现在,邀请你的同桌跟你一起来拍一拍吧!3. 1—4 小节创编新的拍手方式。(对配合默契的同伴给予评价并邀请他们上台展示。)(1)同桌合作创编 4 小节新的拍手方式。导言:刚才有同学说能玩出新的拍手花样,接下来,请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并尝试在歌曲的第一乐句(1—4 小节)处创编新的拍手方式。(2)教师评价,择优展示学生创编的拍手方式。(教师从节奏、动作、配合情况等方面对学生的创编成果进行评价,并邀请他们上台展示。)4. 完整表现“打花巴掌”。二、歌曲学唱1. 了解歌曲。师:同学们,我们刚才玩的游戏其实是北京地区一种传统的儿童游戏,两人一组,边拍手边按月份念说押韵的顺口溜。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歌曲《打花巴掌》是一首说唱风格的北京童谣。师:那什么是童谣呢?童谣是为儿童作的短诗。它形式短小,语言单纯,强调格律和韵脚。比如歌词中“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都是非常有规律的排序,还比如“一”和“戏”、“二”和“伴儿”、“三”和“丹”这种押韵的形式让我们的童谣听起来更加有韵律感。这首歌曲我们把它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念白,第二部分为演唱,请同学们对照歌谱来听一听吧!(播放音频)2. 学唱歌曲。(1)跟教师一起读歌曲第一部分。师: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学唱这首北京童谣《打花巴掌》。第一部分的念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2)教师范唱。师:小朋友们在一起玩游戏可开心了。接下来,老师演唱童谣的第二部分。请同学们仔细听一听,哪两个字唱得比较长呢?师:对了,“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