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泥巴真听话》教案设计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他们可能已经有一些基本的泥巴游戏经验,但对泥巴的特性了解不深。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如何控制泥巴形状和如何表达自己想法的困难。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示范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泥巴的特性,并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塑形方法。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学生能够通过泥巴的塑形活动,感知材料的质感和形态变化,培养对美的初步感知。 艺术表现 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塑形技巧,如揉、按、捏等,创作出简单的泥巴作品。 创意实践 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用泥巴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发展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学生能够理解泥巴的基本特性,如可塑性。 2.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泥巴塑形技巧。 难点 1. 学生在塑形过程中如何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情感。 2. 学生如何在有限的材料和工具下,创作出有趣和富有表现力的作品。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示范教学、互动讨论、实践操作 教具准备 泥巴、塑形工具(如木棒、模具)、清洁工具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 引入话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非常有趣的材料———泥巴。泥巴不仅能听话,还能变成各种形状,你们想不想试试?” 2. 展示一些用泥巴制作的艺术品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3. 提问:“你们知道泥巴有哪些特性吗?它为什么能变成各种形状?” 4. 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见过的泥巴用途。 5. 简述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6. 分发泥巴样本给学生触摸和感受。 学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触摸泥巴样本,感受其质地和可塑性。 通过实物展示和互动提问,激发学生对泥巴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的实践活动做准备。 知识讲解 1. 讲解泥巴的基本特性:可塑性、粘性和自然属性。 2. 介绍泥巴的来源和制作过程。 3. 展示如何正确揉捏和塑形泥巴。 4. 强调安全使用泥巴的注意事项。 5. 提问:“你们觉得泥巴可以用来做什么?” 6. 引导学生思考泥巴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学生听讲,观察示范,回答问题,思考泥巴的应用。 通过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泥巴的特性和应用,为实践操作打下理论基础。 实践操作 1. 分发泥巴和基本工具(如刮刀、模具等)。 2. 指导学生如何开始塑形,提供初步的塑形技巧。 3. 巡视课堂,个别指导学生操作。 4.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塑形方法。 5. 提问:“你们在塑形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解决?” 6. 收集学生的作品,准备展示。 学生动手操作,尝试塑形,互相交流经验,解决操作中的问题。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泥巴的塑形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作品展示 1. 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2. 对每件作品进行简短的点评,强调创意和技巧。 3. 提问:“你们觉得自己的作品有哪些亮点?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4. 鼓励其他学生提出建议和反馈。 5. 总结学生的表现和作品的共同点。 6. 拍照留念,记录学生的创作成果。 学生观看展示,听取点评,参与讨论,提出建议。 通过作品展示和互动讨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同时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和进步。 总结反思 1. 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提问:“你们今天学到了什么?泥巴的哪些特性让你们印象深刻?” 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4. 强调泥巴作为一种自然材料的重要性和价值。 5. 提出课后作业:用泥巴创作一个小作品,并写下创作思路。 6. 预告下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期待。 学生回顾学习内容,分享感受,准备课后作业。 通过总结反思,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自我反思和总结能力,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互动讨论 1. 提出开放性问题:“你们觉得泥巴还可以用来做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