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一上 综合实践 介绍我的教室 课题 介绍我的教室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介绍教室》是北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旨在通过介绍教室环境,帮助学生熟悉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这部分教材以学生熟悉的教室场景为背景,引导学生观察、描述教室中的物体位置关系,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认识教室内的各种物品及其位置,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学习环境。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小学,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上下、前后等方位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准确地用方位词描述物体位置关系还存在困难。此外,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教学策略 利用教室中的实物进行直观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物体的位置关系。 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操作中,让学生体验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2.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认识教室内的各种物品及其位置。 2.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1.准确描述物品的位置关系。 2.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相应学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 设 情 境 导入新课 1.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教室里学习和生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好好地介绍一下我们的教室。 2. 展示一些教室的图片,让学生观察。 生:1. 认真倾听老师的谈话。 2. 观察图片,对教室有初步的印象。 二、探究 体 验,经历 过程 (二)认识教室的物体 1. 提问:同学们,看看我们的教室里都有哪些东西呢? 2.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说出教室里的物体,如桌子、椅子、黑板、粉笔、书本等。 3. 对于学生说出的物体,教师用手指着相应的物体,再次重复名称,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生:1. 积极思考,举手回答问题。 2. 跟着老师的引导观察教室,说出看到的物体名称。 (三)分类介绍物体 1. 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能不能把教室里的这些物体分分类呢? 2. 引导学生思考分类的方法,可以按照用途、形状等进行分类。 3. 请学生上台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的理由。 4. 教师对学生的分类进行点评和总结。 生:1. 认真思考分类的方法。 2. 上台进行分类操作,大胆说出自己的分类理由。 (四)描述物体的位置 1. 提问: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老师说出一个物体的名称,你们来说出它在教室里的位置。比如,老师说黑板,你们就说黑板在教室的前面。 2. 教师随机说出教室里的物体名称,让学生回答位置。 3. 请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物体,描述它在教室里的位置,让其他同学来猜是什么物体。 生:1. 认真听老师的问题,积极回答物体的位置。 2. 自己选择物体描述位置,让其他同学猜。 (五)小组展示 1. 邀请各小组上台展示自己的介绍成果。 2. 认真倾听各小组的介绍,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生:1. 各小组代表上台,自信地介绍本小组所在区域的教室布置。 2. 认真倾听其他小组的介绍,学习优点。 三、在练习中启智 1.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教室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 2.引导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包括认识教室里的物体、分类、描述物体位置和小组活动等。 四、课堂小结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教室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五、教学板书 《介绍我的教室》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前后、左右、上下等位置关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但在教学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左右的相对性理解还有些困难,需要在后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